除了教材,我们还需要对儿童更友好的城市设计

2022-06-07 星期二

这是一篇特意错峰推送的文章。

每年 6.1 儿童节,小朋友奉旨搞怪,大朋友借机卖萌。我们总说做个孩子无忧无虑多好,但现实情况往往要糟心得多。

不信?试试俯下身来,从孩童的 1 米高度看世界,你会发现今天的城市和社区充满危险:过高的台阶,够不着的洗手台和电梯按钮,缺乏儿童视角的导语,横冲直撞的路面交通……每一点都能让人感到挫败、沮丧、胆战心惊。

我们需要对儿童更友好的设计,需要更包容的城市,不只在特定的某一天。

当一个适合遛娃的公园,拿下国际大奖

如果你打开小红书,问一句「深圳人才公园有什么好玩的」,搞笑博主会跟你讲来了就是人才,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会告诉你这是拍照圣地,而爸爸妈妈们一致认同「这是个遛娃的好地方」。

今年 4 月,德国 iF 设计奖公布 2022 年获奖名单。建筑设计类共 99 个获奖项目里,这个适合遛娃的公园,凭借儿童友好设计名列其中。

深圳人才公园早在 2017 年 11 月开园,而这次获奖的儿童友好设计,是在 2020 年改造而成的。

跟随便找片空地放塑料滑梯设施的「老套路」不一样,设计团队 AUBE 欧博设计表示,他们针对 3-14 岁儿童的成长需求,从自然、科学、艺术、游戏、关怀和安全共 6 个维度出发,希望能给家长和孩子丰富的游览体验。

喜欢跟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小朋友,可以在公园里学习辨别植物:在石块和草坡边看潮起潮落,摸鱼捉虾;或跟着指引观鸟,探秘候鸟迁徙。

出门玩不忘学习的孩子,可以参观青少年科技科普展览,上图书阅览室,在桥上边走边背圆周率 π 小数点后 2017 位,发现公园里的名人故事。

如果只想要痛玩一番,可以直奔沙池建城堡,在自由地形区打滚 ,摸索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设施。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在开放场地尽情地滑滑板、放风筝和奔跑。

▲ 截图自小红书

除了体验多样,深圳人才公园也从多种细节考虑到儿童的需求。

比如地图导览牌和坐凳、卫生间等配套设施,都考虑到儿童友好尺度;童趣化的涂鸦有助于美学认知培养;以及主动选择安全环保无毒害的材料。

▲ 专为小朋友设计的斑马线,图自公众号「AUBE 欧博设计」

这些有温度的细节,只是近年来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一个小切角。

1989 年联合国发布《儿童权利公约》,指出儿童为 18 岁以下的任何人,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基本权利。1996 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发起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认为不管是大中小城市还是社区,都应该将儿童的权利和需求纳入公共事务的决策考虑之中。

2016 年,深圳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纳入「十三五」规划投入实践。随着去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开展 100 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越来越多国内城市都开展了自己的探索。

至今,深圳儿童友好城市的硬件建设已经有了一定成果。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各类儿童友好基地多达 273 个;共建成 1100+ 间母婴室,基本实现交通枢纽、公园、商业中心等公共场所全覆盖;社区儿童之家 722 个,各类公园 1200 多座。

▲ 百花二路,深圳首个儿童友好街区,图自公众号「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

4 月,深圳发布《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也是全国第一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地方标准。其中的规定更成体系,指出要从健康、教育、文体、游戏、出行、社区与家庭、社会保障、法律保护 8 个方面着手;也更细致更具人性,比如校园 50 米以内不设停车场,10 岁以上住院儿童按性别划分房间等。

虽然深圳一直关注基础医疗、教育、特殊儿童保障等议题,但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刘磊表示,以往深圳并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去考虑城市规划,算不上是真正的儿童友好。

儿童友好城市是成人视角的自我反思、是城市规划行业的反思,最终,是全社会的集体反思。

儿童友好,不只是育儿设施和游乐场

今天提及儿童友好,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让儿童亲近自然、回归天性的建筑设计。

比如手塚贵晴和手塚由比夫妇二人设计的藤幼儿园:

▲ 藤幼儿园,手冢建筑事务所设计,由扶梯连接地面和屋顶

马岩松的「上房揭瓦」漂浮屋顶幼儿园:

▲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MAD 建筑事务所设计,跟周边的四合院形成新旧碰撞

近年来,深圳的一些学校也在对高密度城市进行重新思考,考虑该如何用有限空间满足孩子健康成长的需求:

▲ 深圳市坪山区东部湾区实验学校,CMAD Architects 设计,有屋顶运动场、屋顶农场、架空活动区等

这些新颖的空间案例,都为建筑设计界带来了灵感启发。

刘磊曾对高密度现代城市的儿童问题进行总结,主要包括望母儿童(亲子时间&亲子活动不足)、待机儿童(教育资源缺乏)、塑料儿童(游乐设施流水线非自然)、电源插座儿童(电子游戏过多)、自然缺失症儿童(远离自然)、汽车后座儿童(街道不安全)、规训儿童(远离天性、缺少参加)等。

但放眼全球,在整个城市规划里,儿童缺乏独立出行自由的问题最为受到普遍关注。

在 2020 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 348 名家长和儿童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出行状况存在「言行不一」的无奈:

  • 跟待在家相比,85% 儿童更喜欢出门。但他们实际上日均出行 2 次,且随年龄增长频率下降;
  • 孩子最喜欢的出行方式是步行(61%)和 骑行(50%)。但实际上最常乘坐是私家车(78%);
  • 80% 的 12 岁以上儿童希望独立出行,或仅有同龄人陪伴。但实际上,40% 的 12 岁以上儿童无法实现这个想法。
  • 孩子最喜欢的场所是亲近自然的开放空间、舒适有趣的公共空间。然而,最常去的是小公园和楼下空地。

▲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独立出行情况各异,图自公众号 cityif

这背后的原因,有出于街道安全的考虑,也有人行道障碍多、公共交通缺乏照顾、室外场地没有年龄分区使用、儿童指路系统不完整等现实情况。

而《联合国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引用的一组数据更为惊人——全世界每天有 3000 多名儿童在道路交通中死亡或严重受伤,这相当于两所大型学校的学生人数。

曾经,街道是小朋友玩耍的游乐场,放学后扔石子、玩弹弓甚至炸牛粪,都是在公共空间对世界进行探索。然而今天随着城市化发展,家长甚至不放心让一个 12 岁孩子下楼帮忙打酱油,只能待在家中,等成年人陪伴出行。

▲ 80 年代的儿童,图自秋山亮二摄影集《光景宛如昨》

Tim Gill 是《城市游乐场:儿童友好规划和设计能拯救城市》一书的作者。他认为,孩子们的「不自由」是城市规划的错,我们不应该把儿童「圈养」起来。

城市需要增强儿童的日常自由,而不仅仅是建一些称为『游乐场』的地方:周围有栅栏,父母带进来,孩子们可以玩几种不同的设施,然后又被带回家。

城市应当是孩子们探索和结识朋友的地方,他们可以自己上学,去运动去图书馆,或跟朋友一起出去玩。这不应该是奢侈品,这是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师 Natalia Krysiak 在 2017 年发起了 Cities For Play 项目,曾为了调研高密度城市的儿童友好设计而前往东京。

在那里,她看到 6 岁的孩子们背着书包独自上学,满怀信心地过马路、乘坐地铁,这场景让她相当惊讶。

▲ 图自 Cities for Play

Krysiak 在后来的调研中发现,这种「自由」看似鲁莽,但其实城市和社区都为此花了不小心思——

地铁站有对讲机和电话亭,孩子们有需要可以随时使用;学校周围的一些区域,在上学期间禁止车辆通行;另外,也有适合儿童的路牌指引,例如有大脚板图案画在地面,提醒孩子停下来等红绿灯。

甚至还有退休老人在学区内做志愿者,帮年幼的孩子过马路,确保来往车辆不违规。

▲ 图自 Cities for Play

从邻居、店主、售票员、骑自行车的路人到退休志愿者,都很乐意为小朋友提供帮助。Krysiak 将这种社区氛围称为「群体依赖」,让人想起那句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儿童友好的城市规划思路,不只为这个群体带来益处。

正如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长 Enrique Peñalosa 所说,「如果我们能够为儿童建造一座成功的城市,我们将拥有一座适合所有人的城市。」

今天,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对自行车和行人最友好的城市之一。但几十年前并不是这样的。

1971 年,阿姆斯特丹全年有超过 400 名儿童在交通事故中丧生,让人为之震惊。

为此,阿姆斯特丹发起了「停止谋杀儿童」运动,指出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不是意外,而是谋杀——因为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这项运动推动了道路和交通政策的改革,后来,渐渐形成了限速更低的「生活化道路」。

▲ 图自 Unsplash

《联合国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如是说:

如果一个空间的规划和营造是为了尊重儿童的需要,毫无疑问,这个空间也会尊重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儿童可以教会我们最基本的常识。他们参与城市生活以及与城市生活的日常互动,对城市空间的使用,反映了社区中所有弱势群体,包括残疾人和老年人在内的需求。

就像母婴室等设施背后的婴幼儿友好,一定程度上也是妇女友好、家庭友好,因为这个儿童群体离不开照料者的陪伴。而城市的限速分区和为婴儿车提供方便的斜坡,也能为行动不便的群体带来便利。

对大多数人来说,更包容、更健康、更宜居的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或许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但 Tim Gill 指出,将儿童的需求和视角带入,正代表着城市规划的思维从短期向长期的转变。

如果你考虑到孩子,你会情不自禁地着眼于长远,采取更适合大多数人的做法。儿童是真正的催化剂,他们引发了城市的本质、以及城市需要如何改变的对话。

当 1 米高的世界足够友好,城市才是真正友好。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