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90多万人看这个西安小伙讲冷门历史故事

2022-05-17 星期二

3年以后,在B站拥有90万粉丝的安州牧,总会回想起2019年4月27日。


那天,距离他放弃做up主,只差一期视频。


安州牧在B站做历史知识视频up主6年了,这个生长于西安的年轻人,大学选择的是历史专业,毕业后最想做的事情是拍电影。而现在,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bilibili知名科普UP主。


安州牧


在创作者安州牧的视频里,历史朝代经历复盘、人物关系被仔细梳理、知识点被有趣化。你能看到,一条15分钟左右的视频不是量产出来的活计,而是一部作品,有着强烈个人风格、能学习到历史知识、感受到主创审美的作品。


1


在冷门区打转的创作者


“公元441年,十六国时代的仇池国,氐王杨难当举倾国之军,向刘宋发动战争,试图占领益州之地,结果被刘宋军队吊打,杨难当投奔北魏,其子杨虎被刘宋所擒,送往建康斩首,超级挂机玩家仇池,因不挂机而亡国,立国60年......”


这就是安州牧《风云南北朝》系列的第一集:纷乱时代。讲述十六国第三“赢家”仇池浪出局、南北之争拉开元嘉草草序幕。



“哔哩哔哩”被粉丝称为“B站”,作为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它围绕用户、创作者和内容,构建了一个源源不断产生优质内容的生态系统,尤其是知识类中长视频,是B站的重要部分。


从2020年的7月开始,《风云南北朝》系列经历了一年半的内容更新,直到2022年1月最后一期终于发布完结。这个多达40集的历史知识视频,后来被归拢在合集《一口气看完170年的乱世南北朝》里。在安州牧的B站主页,这个合集的播放量有248.7万,也成为粉丝的最喜爱系列。


作为一个“在冷门区打转的创作者”,安州牧经常自嘲:一万年赶不上一个社会热点。


▲安州牧作品《两晋十六国》系列


他几乎不会对大热朝代、知名历史人物进行拆解,而是将方向放在“冷门”历史区域里,比如已经发布完结的《正话三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南北朝》、《北洋时代》,他关注的历史人物,或许只是某个在史书里被一笔带过的名字,比如《西北有孤忠》,一个关于“最后一支唐军”的故事。


在知乎,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安州牧?他自己回答:没啥大本事,一个翻译史书和文献的普通人,恰巧又会点视频制作。


这个回答,其实就是“安州牧”视频的基调和方向。


有一次他和朋友聊天,提到西安有一个地方叫景龙池,安州牧说这是唐代流传下来的名字,朋友好奇,问他是从哪知道的,那一刻安州牧意识到,这里面有很大的信息差。


生活里类似的情景还有很多,史书里写的明明白白的事,或者研究领域里非常优秀的研究成果,如果不是历史专业的人,似乎就不会被关注,“但历史有个特点,人们在生活里多多少少都会聊起一些,如果把历史专业领域的一些事加入到大家的谈资里面,岂不美哉?”


用自己的专业加上会做视频的技能来充当这个信息差的翻译工,把大家不常接触的史书研究文献,翻译成人们更容易接受的短视频,是安州牧做视频账号的初衷。


安州牧的大学老师曾一度希望他能继续读研,但他还是坚持选择了视频道路:在大众科普的层面,如果能有幸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历史,或者投身到历史研究当中,对他而言也算是不负所学。


“我不想让历史束之高阁,历史明明是人们在生活当中都能用到的,对吧?”


2016年,短视频刚刚兴起的年代,安州牧的第一个短视频系列《西安老地名》上线了。


2


梦开始的地方


欢迎来到现实世界:《西安老地名》系列发布之后,毫无波澜。


“别说抛砖引玉了,我这属于是打水漂,”安州牧的“打水漂”行为持续了将近三年。


《西安老地名》之后,又更新了《正话三国》系列,无论有没有人看,他都坚持每周一次更新。然而,只有凌晨4点的发布时间能透露出他的失落、沮丧,因为那样的发布时间,已经表明他对播放量毫无期待,只是在完成“发布”这个动作。


把时间轴拉回到2011年,那时刚上大一的安州牧偶然接触到了微电影的拍摄,能把脑子里想的故事具象化呈现给观众,在他眼里这简直就是造梦工厂。


▲安州牧


跟着校电视台的老师一边拍一边学,直到大二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原来我干的事儿是导演的工作!于是这个历史系的学生又专门自学了影视编导的知识,从剧本拍摄制作,几乎每个环节要掌握的技能都过了一遍,整个大学4年他总共自编自导了9部短片。


毕业后安州牧进入到一家影视公司,更近一步感受电影工业。


经常跟着剧组跑的安州牧,一边观察、学习、工作,一边在自己B站视频毫无起色的“失落-期待-失落”情绪里循环。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经不起无尽的消耗。他跟自己做了一个约定:如果20集的《正话三国》更完,依然没有起色的话,就放弃做up主,


直到2019年4月27日。


那天,他正跟着剧组在甘肃的戈壁滩拍戏吃沙子,收工的时候突然发现账号右上角的小信封显示有上百条未读,打开发现《正话三国》第18集的播放量突然从平时的100多变成了1万多,又因为他做的是系列视频,所以前后每条视频的播放量都跟着涨了起来。


当天晚上,安州牧在B站动态里激动地写道:今天终于热闹起来了。


▲那天晚上,安州牧写下了这样一条动态


三年后,2022年4月,安州牧受B站邀请,在视频里讲述自己成为up主经历时,谈到《正话三国》:


“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这竟然是梦开始的地方。”


打开安州牧早期的视频,就会看到粉丝们在弹幕上狂刷:梦开始的地方。这是他们最先认识安州牧的方式,也是对安州牧无数次失望过后却还在坚持的回报。


安州牧,终于被看到了。


3


讲好一个历史故事


现在,如果你要问这个在B站已经顺利“过河”的up主,如何用视频讲好一个历史故事,也许他的回答会是: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改变。


无论是曾经不太成熟的《西安老地名》系列,还是后来元素丰富的历史朝代系列,安州牧的视频都有一套近乎强迫症一样的制作模式:视频一定要有片头,必须做成连续的剧集,完结后统一纳入合集,视频里会用人物对白这种情景化的叙述方式,正片里不说题外话等等。这些都来自他曾经影视工作留下的经验和习惯。


甚至他从来不会在视频里说一句:求一键三连,因为在他看来,那会破坏片子的完整性。


《正话三国》完结将后,安州牧原本计划更新的是日本史,但在粉丝的强烈要求下改成了紧接三国时代却鲜有人梳理的两晋十六国。


两晋十六国系列是安州牧视频风格的磨合期,这个系列几乎每一集都会有新的技术或是新的表现形式加入进去,给他攒下了大量的视频经验。在这期间,安州牧的团队开始同步组建,随着粉丝的增多,账号知名度越来越大,拥有专业的团队对内容进行细化和分工协作,变得格外重要。


▲安州牧作品《风云现北朝》系列


在做《西北有孤忠》系列时,安州牧一口气做了一次全面的升级:文案多角度切入,故事化事件场景,完全原创的人物立绘、视频配乐。《西北有孤忠》是安州牧心目中满配版的效果,在尝试可行后,又有了后面的《风云南北朝》,为了保证观众不会对一成不变的视觉元素产生审美疲劳,后续的系列视频还加入了战争兵牌、3D沙盘这样的新元素。


《风云南北朝》第24集


对于安州牧来说,在探索如何讲好历史故事的过程中,为了让视频效果达到更好,技术上的尝试从没有中断,每一个新系列一定会有不同。


“但说到底,这些都只是‘术’的层面,讲好一个故事,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内容上。”


做知识类视频,就是一个不断输出自己的过程,而为了保证内容的质量,安州牧需要不断进行知识输入,现在,他一个月看过的历史文献、论文、资料,可能比大学四年看过的还要多。


安州牧办公室


对安州牧而言,经常看书记到的知识点如果一段时间没有使用的话就会忘,但如果在这段时间里面,把学到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后,讲给了另一个人,如果你讲的还比较精彩,那么这个知识点不仅会形成你的长期记忆,听你讲的人也会很快消化,并且记住你的讲述,这就是讲故事的魅力。


“一个会讲故事的账号永远不会过时。”


4


困于“孤岛”


有固定的内容输出方向,粉丝数每天都在增长,接到了可以维持团队正常运转的合作,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安州牧依然焦虑、紧绷。


时间进入到2022年,每一个视频赛道都是红海,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同质化的内容,模仿“安州牧模式”的视频也越来越多


“现在越来越体会到了时间的紧迫感,”组建团队之后,安州牧的焦虑不只是内容输出的焦虑,团队开支、公司办公场所租金、员工工资,这些都让他步履不停,一切就像是走在钢丝线上,只能谨慎而稳妥地前进,不敢有任何差错,一旦有一点点意外,就会被飞速变化的行业浪潮淹没。


与此同时,和安州牧同等量级的up主在西安少之甚少,他只能靠自己的原创内容积累固定领域的粉丝,无法像其他城市的up主那样,与同级别up主联合做视频,打破粉丝壁垒。


一定程度上,安州牧在本地就像是“孤岛”一样的存在。


实际上,他为了走出“孤岛”,也有过很多尝试,如果和平台其他up主地理距离很远,那至少可以选择为本地的历史文化宣传做出一些努力。


此前,安州牧曾经筹备过一档文物类的短视频节目,想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始,用轻松幽默的风格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趣闻,但没有文博系统的支持,不能真正靠近文物了解考古过程,讲故事只会浮于表面老生常谈,这件事只好搁置。


▲安州牧作品封面截图


尝试没有停止,安州牧又将方向放在了文物数字化,试图让历史文化遗产重生。


人类的活动创造了历史,也不断把曾经留下的痕迹抹去毁灭,数字化技术就成了与后者相对抗的关键工具。安州牧设想过,从关中十八唐帝陵开始,与当地博物馆合作,对陵墓进行数据化扫描,保留数据的同时,还可以用数据、资料重建过去的历史,再以视频的方式将历史故事展示给大众。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比尔基大学的学者艾哈迈德·登克尔,曾经就在一篇文章中讨论了数字化重建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城的可行性。


这座罗马时期的古城,因战火而不再完整。研究者试着从文学作品、绘画和游记等文献资料中,拼凑出每座被拆毁的寺庙和地标建筑原有的样子,建立可视化数据和3D模型。未来的某一天,这些资料或许能够帮助人们,在瓦砾堆上重建帕尔米拉古城。


但安州牧的设想依然是要建立在当地文博系统对他内容的接受度上,至于是否能够实现,他自己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即便如此,“永远不要放弃制作精品内容的念头,”也一直支撑着他寻找新的出路。


…………


安州牧想,也许有一天,就像当初《正话三国》做到第19集那样,会出现一个转机,让他走出“孤岛”,为这座他所热爱的城市,好好讲一段历史故事,用数字化让城市历史重生。


但在此之前,他依然会好好准备第20集的内容。



作者:贝小羊

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大家在读的热文

1924年鲁迅的西安之行都有哪些趣事?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几个问题,答案在这里
西安做核酸发的小贴纸,究竟有什么好?
产量增长2342.3%,陕西这个数据错了?
高新区的永安渠,曾给半个唐长安城供水
别聊祭台村,除非你知道板儿厅和蛇王馆
去了趟南五台,才知道车有多猛水有多贵
西安,承认不完美,才能继续前行
“米皮之乡”秦镇开发,一盘大棋刚落子
陕西遭遇的奥密克戎,会是新冠最终篇吗
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布,有哪些看点?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