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26年,闵妃案又一次牵动韩日民间情绪

2021-11-25 星期四
朝鲜王宫景福宫。(新华社/美联/图)

全文共4978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 “日本在朝鲜半岛做了哪些事情,当事人所写的一手资料在事件发生120多年后被发现,意义很重大。”


  • 百余年来,历届日本政府都不愿公开承认策划了“乙未事变”,对于闵妃遇害案更是讳莫如深,明确记录杀害明成皇后事件的日本历史教科书仅有一种,右翼组织还一直运作着要删除这些内容。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姚萌

责任编辑|于冬


“没想到暗杀明成皇后,比预先的设想更简单。”2021年11月16日,日本《朝日新闻》曝光了8封陈旧的外交信函。

一张张泛黄的旧信函,为126年前的“乙未事变”、闵妃遭暗杀事件增添新证据,又一次揭开了韩日之间的一道历史伤疤。

1

古董市场发现8封外交官信函

 
1895年10月8日,朝鲜半岛迎来一个血染的清晨,日本守备队和日本浪人等四千多人侵入朝鲜王宫,时年44岁的闵妃惨遭杀害。

正逢乙未年,这起宫廷政变被称为“乙未事变”。但对于闵妃之死,东亚诸多国流传着不同的版本。按照《高丽闵妃》《皇太子妃劫持事件》等韩国文学作品的描述,日本浪人先是在闵妃的胸上狠狠地踩了几脚,又刺了几刀,并对其身体进行极度的羞辱,最后泼油点火将其烧死。

“辱尸说”主要来自《石冢英藏报告书》,这份报告作于1895年10月9日,即“乙未事变”的次日。当时,作者石冢英藏是日本派到朝鲜政府的内阁顾问。

“(有人)把闵妃拉了出来,用刀刺了两三次后,又剥光她的衣服,做了局部的检查。”《石冢英藏报告书》对闵妃之死描述得异常残忍。

在日本历史学家山边健太郎看来,所谓“局部的检查”就是对闵妃身体的极度羞辱。1964年,山边健太郎发表了研究论文《关于闵妃事件》。

2001年,韩国作家金辰明以山边健太郎的论文为依据,创作了小说《皇太子妃劫持事件》,并进行了更加残忍的描述,“当时,闵妃一息尚存,她遭到强奸并被烧死。”

对于《关于闵妃事件》所述内容的真实性,史学界一直存在质疑的声音。

“当时的情况应该是非常紧迫的,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干这种事……这是出于好奇心而对历史的润色。”韩国社会史学家、首尔大学名誉教授慎镛厦认为。

韩国坊间甚至流传闵妃并未遇害,而是隐姓埋名逃进了民间。对于闵妃遇害地点也众说纷纭。作为“乙未事变”的参与者,日本人小早川秀雄在《闵后殂落事件》一书称,他在景福宫玉壶楼坤宁阁东侧的小房见到了闵妃的尸体。

光复后,韩国政府也接受了这一说法。其第一任总统李承晚还亲笔题写了“明成皇后遭难之地”,刻在玉壶楼外的石碑上。

闵妃遇害后,被王室追谥为“明成皇后”。但日本和欧美的多项历史资料认为,明成皇后的遇难地是在坤宁阁和长安堂之间的院子里,玉壶楼只是暂时停放尸体的地点。

围绕闵妃之死,诸多争议和悬念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2021年11月,日本外交官堀口九万一的8封信函重见天日。当时,堀口九万一任日本驻朝鲜半岛公使馆的助理,也是“乙未事变”执行组的成员之一。

发现新证据者是现年77岁的美籍日本人长谷川。据《朝日新闻》报道,长谷川在一家古董市场发现了这些信函,这8封用毛笔写就的信函字迹模糊,由堀口九万一写给友人日本汉学家武石贞松,收信地址为日本新潟县中通村。

第一封信落款时间为1894年11月17日,第8封信则为1895年10月17日。其中,在一封落款1895年10月9日(“乙未事变”第二天)的信件中,堀口九万一还得意洋洋地自述了他在刺杀现场的种种恶行。

“我们越过围墙……好不容易到了奥御殿(卧室),我们杀害了王妃……没想到暗杀明成皇后,比预先的设想更简单,这反倒令人吃惊。”堀口九万一在信中写道。

为了验证信函所述内容的真伪,长谷川还请韩国旅日历史学者金文子进行辨认,后者长期研究闵妃案并著有《杀害朝鲜王妃和日本人》一书。

“从事件的细节和对家人等的记述来看,肯定是(堀口九万一)本人的真迹。看到现任外交官亲自参与杀害副任之王妃的文件,不禁让人感到惊讶。”审阅信函后,金文子还评价说,“这是查明闵妃案细节的钥匙,是价值很高的资料。”

2

幕后真凶

 
一百多年来,历届日本政府都不愿公开承认策划了“乙未事变”,对于闵妃遇害案更是讳莫如深。

谁是冲入王宫杀害闵妃的凶手,时任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等高官是否知情或涉案,韩日史学界也是争议不断,却始终没有办法还原真相。

“日本在朝鲜半岛做了哪些事情,当事人所写的一手资料在事件发生120多年后被发现,意义很重大。”日本奈良女子大学名誉教授中冢明评价说。

日本与韩国的历史学家多年来致力于对闵妃被害真相的厘清,却苦于史料的缺乏和考证不易,仍有许多未说清的谜团。

时隔126年后,堀口九万一的8封旧信函重见天日,也让日本政府直接参与暗杀行动的嫌疑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日本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是闵妃案的主谋和“乙未事变”的指挥者。

1847年1月1日,三浦梧楼出生在日本江户时代末期一个没落的武士家庭,其父为萩藩士,后过继为长州藩士三浦道庵的养子,继承三浦家业。

年少时,三浦梧楼加入“奇兵队”,这是一支不拘于身份制度的部队,主要由武士、农民、町人等各阶层组成。1870年11月,在木户孝允的保荐下,时年23岁的三浦梧楼人兵部省兵部权少丞,参与过第二次长州征讨、戊辰战争和西南战争等。

1888 年,由于受到山县有朋的排挤,三浦梧楼被迫退役。不过,他并不甘于寂寞,而是与玄洋社(黑龙会前身)等右翼组织搅和到一起。

东山再起的机会来了。1895 年9 月,日本出资修建从釜山至汉城的铁路遭到朝鲜王室的拒绝,职业外交官出身的日本驻朝鲜公使井上馨被撤职。在玄洋社大佬头山满等人的推荐下,军人和黑社会背景的三浦梧楼出任日本驻朝公使。

“如果日本政府不愿意出面,头山满也乐于动员在朝鲜半岛的日本浪人。”他在《三浦将军回顾录》中自述,当时,头山满主张要巩固和扩张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当务之急是除掉闵妃兹并愿提供一臂之力。

三浦梧楼心机颇深。抵达汉城后,他几乎天天读经诵诗闭门不出,让闵妃误以为三浦梧楼只是一个吃斋念佛的“参禅僧”。暗地里,三浦梧楼却一边召集日本浪人,一边制定政变计划。

从堀口九万一的8封信函来看,日本公使馆书记杉村濬、浪人冈本柳之助以及日方主办的《汉城新报》社长安达谦藏等人是刺杀计划的核心人物。

此前,崔文衡等多名韩国历史学家认为,井上馨策划并主导了“乙未事变”。

这种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一封电报。1895年9月5日,井上馨向日本政府发电称“本件(经济援助)早就向朝鲜国王和王妃允诺过,如果此事得不到落实,将会使后任者(三浦梧楼)无立足之地”。

1895年9月1日,三浦梧楼抵达朝鲜后的第17天,井上馨才离开朝鲜半岛。韩国历史学家崔文衡还推测,井上馨可能在这段时间内动员和策划了“乙未事变”。

但从新发现的堀口九万一信函来看,从1895年9月20日开始,三浦梧楼上任后迅速主导实施了“乙未事变”并将谋杀闵妃的计划命名为“狐狩”行动。

3

借刀杀人

 
三浦梧楼等人狡黠地利用了朝鲜王室的矛盾。1851年,闵妃出生在名门望族“骊兴闵氏集团”,并在15岁被选入宫中,成为高宗的王妃。

高宗亲政前,一直由他的父亲兴宣大院君长期摄政。1873年,大院君宣告引退,这时以闵妃为首的闵氏外戚集团逐渐掌握了幕后实权,这导致闵氏外戚与大院君李昰应水火不容。

这场宫斗剧中,三浦梧楼等人决定拉拢和扶持大院君。大院君是朝鲜王朝入继其他国王的大统而即位的国王给自己生父的一种封爵,李昰应是五百多年来唯一生前获得“大院君”爵位者。

李昰应原本是一名反日派。1894年11月,日本人扶持其涉政后,他一度准备驱逐日本势力。东窗事发后,他被时任日本公使井上馨赶下台,被软禁在汉城南郊龙山之孔德里,门可罗雀,晚景凄凉。

“大院君贪权并且反复无常,但我们只好以后再研究制服他的办法,现在已经无暇顾及了。”堀口九万一也在书信中转述三浦梧楼的言辞,“像现在这样放任不管,朝鲜就要逐渐被俄国人夺走。”

三浦梧楼深谙“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当时,在井上馨将大院君李昰应赶下台后,日本政府原计划放手“改造朝鲜王朝”。

不料,“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后,沙俄加强了在朝鲜半岛的势力,闵妃也以开设贞洞俱乐部为由,以沙俄驻朝公使馆为基础建立了“贞洞派”,其开明的政治立场也获得英国等西方列强的支持。

对于“贞洞派”的崛起,时任日本公使井上馨采取了怀柔策略,主张从300 万日元贷款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收买“贞洞派”的“经济援助”。

面对这笔政治献金,“贞洞派”不为所动。

“闵氏和日本人势不两立,即使把一些土地给其他国家,也要报日本这个仇。俄罗斯是世界的强国,日本不能相比,而且有保护君权的条件,可以依赖。”闵妃公开谈及她的反日亲俄立场。 

在她看来,沙俄有能力迫使日本放弃辽东,也能让日本从朝鲜半岛撤军。1895年5月,闵妃利用亲日派内部金弘集与朴泳孝的内斗,迫使内阁总理大臣金弘集下野。

不到两个月后,闵妃又在俄国公使的支持下,发动了宫廷政变,解散了亲日内阁。

朝鲜半岛局势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日本政府决定改派强硬派人士三浦梧楼收拾残局。三浦梧楼是一名典型的军国主义者。

为了避免留下暴力杀戮的把柄,他决定借朝鲜人之手暗杀闵妃,并选中了下台且被软禁的大院君李昰应。

1895年10月5日,即“乙未事变”的前三天,三浦梧楼派冈本柳之助面见大院君,请求大院君出面“黜退闵族、肃正宫廷”,并提出组织亲日派内阁等四项协议。

“看完协议后,(大院君)眉棱上喜气跃跃。”堀口九万一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还透露,大院君在承诺书上亲笔签名。

但韩国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大院君是被胁迫和隐忧才同意日本人的四项协议。韩国历史学家、第二任总统朴殷植在《韩国痛史》中写道,“大院君不肯者再三,终不克据义痛斥,而为彼傀儡。”

日本公使三浦梧楼决定借刀杀人。1895年10月7日,“乙未事变”的前夜,大院君李昰应被日本人安排“东山再起”,但他特意嘱咐日本浪人,“今日之事,只在护卫而已,勿于宫中行暴举。”

一个任人摆布的政治傀儡,这时,他已不能阻止几个小时后即将到来的血染的清晨。

4

日本刺客子孙赴韩谢罪

 
1895年10月7日,堀口九万一在书信中称,大院君李昰应并未涉及密谋。但是,堀口九万一的亲笔信与他在“乙未事变”接受调查时的证词截然相反。

日本外交人员明目张胆地刺杀他国王妃,不仅引起国际舆论的哗然,连日本的国内政局也由此掀起一股波澜。“乙未事变”后,三浦梧楼、堀口九万一等外交人员被遣返回国,共有56人受到法庭起诉,其中有32人被列为“民间浪人”,案件被移交到日本法院。

但日本当局声称,朝鲜王室组织的法庭认定刺杀闵妃的罪犯是朝鲜人,且已经被处决,日本法院因而不需要审理此案。

多数嫌疑人都被判无罪,堀口九万一也只受到了一年的停职处分。

但《赴任地回忆录》等文献记载,杀害闵妃的直接凶手是日军少尉宫本竹太郎。堀口九万一在与友人往返的书信中也承认,“我们把王妃给杀了”,详细描述了闯入王宫杀戮的情节。

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历史研究者大多倾向于“乙未事变”的首谋为三浦梧楼,但共谋者和实行者的细节至今仍没有还原清晰的历史全貌。在日本,不少人甚至将“乙未事变”归咎于三浦梧楼等右翼势力的独断专行,甚至否认与日本政府的关系。

“乙未事变”次日,三浦梧楼就向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表示这是“不得以之举”。

当时,日本驻汉城领事的外交官内田定槌在发往日本外务省的报告中也承认,“煽动本领事馆员及守备队,施行历史上古今未曾有之凶恶,实为我帝国遗憾至极之事。”

“乙未事变”被认为是日本外交史上的一大败笔。事变后,高宗彻底倒向沙俄,他还下令逮捕朝鲜亲日派大臣。

日俄关系也陡转之下。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1904年,两国爆发战争,沙俄战败。1910年8月,日本直接出兵吞并了朝鲜半岛。

时至今日,闵妃遇刺案依旧是历史之谜,中日韩三国都有不少学者投入这宗悬案的研究。但日本的历史教育几乎略而不谈。据韩国《中央日报》统计,明确记录杀害明成皇后事件的日本历史教科书仅有一种,右翼组织还一直运作着要删除这些内容。

在韩国,闵妃之死已成为一个民族耻辱、仇恨的历史往例。在韩国史学家的笔下,闵妃不仅是“贤良淑德”“开化先锋”的象征,更被奉为民族英雄——“伟大的铁女子”。

2001年底,以闵妃生平事迹为主题的电视剧《明成皇后》杀青,不久便开始风靡中日韩三国;2005年5月,一群日本人来到韩国南洋州市的洪陵,祭拜了长眠在那里的高宗皇帝和明成皇后。

作为杀害明成皇后的日本人凶手的子孙后代,他们为祖辈的罪行流下了忏悔的眼泪。站在洪陵前鞠躬三拜,河野龙巳说,他唯一所能讲的话就是“向您谢罪,请宽恕我们”。

时年84岁的河野龙巳是国友重章的孙子,后者是闵妃刺杀案的主要嫌犯之一。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河野龙巳回忆说,小时候他认为爷爷参与刺杀案是爱国主义行为,后来,他才知道爷爷犯下的是“无法弥补的错误”。

时隔126年后的今天,“乙未事变”又添8封信函新证,又一次牵动着韩国复杂的民族情绪。韩国媒体和舆论多次要求日本政府和皇室就闵妃遇害案道歉。

其他人都在看: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