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的印度农业改革失败了

2021-11-20 星期六

今天,莫迪向全国发表讲话时说:“今天我要告诉全国人民,我们已决定把三部农业法全部撤销。在本月晚些时候举行的议会会议上,我们将完成废止这三部农业法的宪法程序”


自2020年9月20日,印度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放松农作物价格管制的法案,引起印度农民的强烈不满,幷爆发了持续至今的抗议活动,一直持续到今天,莫迪的这次宣布,彻底宣告了农业改革的失败。


一个国家如果被殖民了,等于从根子上就被腐烂了,去殖民化绝对不是把最上头的那个从英国人换成印度人那么简单,独立后的印度农业其实就面临这个情况,在大英帝国的统治下,印度次大陆每隔十几年就闹一次饥荒,都闹习惯了。


赶走了英国人,还面临英国人遗留下的柴明达尔制,柴明达尔制是极其腐朽的制度,简单的说就是包税人制度,这些人不从事生产,他们不仅拥有对农民的统治权,而且拥有不断向农民增收地租权,由于柴明达尔在政治、经济上从英国殖民主义者那里得到好处,所以他们效忠英国,成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社会支柱。


由于这群人就是寄生阶级,所以他们甚至连如何提高农业生产都不感兴趣。


有一说一:尼赫鲁在改革印度是有功劳的,在面对英国人留下来的腐败制度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左派做法,废除了这些制度,很可惜的是,由于印度国大党并非是一个以武力统一全国的组织,因此在废除这些制度的时候留下很大的漏洞,他们不是通过征收,而是通过赎买的方式拿到这些土地。


柴明达尔、贾吉尔达尔和伊纳姆达尔在内的各种中间人地主,除了获得67亿卢比的补偿金外,还以“自留园”或“自耕地”等名义保留了大量肥沃的土地。


不管怎么说,尼赫鲁时代印度土地集中度还是有所下降,新土地分散到中小地主阶级手中,这些人就不再是一个寄生阶级了,他们也需要耕作才能获得利益,因此对比之前的寄生阶级,他们是印度农业生产的希望。


尼赫鲁瓦解了柴明达尔制度,到了他女儿英迪拉甘地手里,才有了绿色革命,所谓的绿色革命其实就是使用高产品种种子,拖拉机、灌溉设施、农药和化肥,印度的农业被转变为工业系统。绿色革命解决了印度人的吃饭问题。


其实同时期全球都在同步搞绿色革命,中国绿色革命的代表性人物,就是大家袁隆平。


相对比中国的绿色革命,印度的绿色革命虽然宣传的多,但是实际上是低水平的,革命期间印度的农业现代化其实也是有限的。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够,农业依然是以生计农业为主,生计农业的规律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投入产生的边际收益逐渐减少,最后农业产出的增加跟不上农业人口的增加,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然后马尔萨斯就来割人头了。


简单举例子:假设1亩地能产小麦500斤,10亩就是5000斤,如果10亩地是一个人耕种,那么他的收益就是5000斤小麦。


如果2个人呢?小麦可能稍微增产一点,但是10亩地能达到1万斤吗?绝对不可能,如果增加到3个人,4个人呢,很可能多出来的收益都赶不上这些人的消耗了。这就是边际收益逐渐减少的原因。


边际收益逐渐减少造成内卷。年年都有大批的印度农民自杀。



很多人对印度农业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是这样的:印度没有工业化,所以印度化肥和农药不够,因为化肥和农药不够,所以印度农业不行。


这是完全是误解,印度实际上化肥和农药并不是问题,不但不是问题,由于过度使用,加上过度消耗地下水,已经造成土地荒漠化和土壤退化,目前印度有15亿亩土地退化,占据印度土地的三分之一。


15亿亩什么概念?中国农地红线是18亿亩


莫迪这次改革的对象是印度的统购统销体系,也就是所谓的曼迪斯体系。


六十年代的时候印度搞了农产品市场监管法,联邦政府通过农产品营销委员会指定大地主、大商人的农产品营销中间商,这些人则通过运作遍布印度全国的100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购统销这些农产品。


“曼迪斯体系”为协助政府稳定农产品价格,通常会用较低价收购,而政府则赋予它们向超市、菜市场、餐馆、便利店等商业销售网店独家供应农产品的垄断权。作为农民,则无权向“曼迪斯体系”以外出售自己的农产品,而政府则通过向农民发放大量补贴加以安抚。


这套体系显然有很大的问题,即便是反莫迪的人也会认为,这个体系落后,不公平,限制了印度农村的发展,从印度的民情来看,如果开放价格收购,那么私营经销商来了以后肯定会抬价,这对印度农民确实有好处。


问题在于,曼迪斯体系给了印度农民一个保障,有一个保底,现在底没有了,如果曼迪斯体系垮了,私营经销商压低收购价怎么办


且曼迪斯体系运营这么多年,既得利益者众多,这些既得利益者能赞成改革?这些既得利益者联合农民,于是就有了长达一年了农民抗议。


这不是莫迪改革第一次失败了,上一次失败土地法。


各国都有土地征收制度,国家需要基建,没有土地无法基建。


2013年土地征收法有各式各样的规定,除了传统的补偿安置,环境之类的外,还有什么社会影响评价,一个过不了关,就没法推得动,印度要工业化就得要基础建设,要有基础建设就得要土地,莫迪当时对于土地法改革非常热心。


其结果是,从2014年12月,印度制定土地征收修正条例,在2015年2月拿到国会审议,失败,然后印度政府又根据下院修改意见修正了法案,国会终于过了,又遭到农民组织的反对,最后被印度最高院宣布违宪。


莫迪又在2015年5月30日再次提交修正条例,国会害怕得罪人,就一直拖,拖过了法定规定的有效期,直接失效了。


莫迪还不死心,又搞了一次,结果反对声还是太大,还是农民组织的反对,三次努力不见结果,莫迪只好放弃了。


这一次农业改革,几乎重蹈了印度土地法改革,现在在回头看一下,为什么日本援助印度的高铁到现在没什么进展,人家日本都愿意全额垫付了,怎么印度还不情愿?


在整个发展中国家里面,中国是独一无二的,这不是我吹,这是事实,只有中国有这么极速的工业化能力,和我们最接近的就是越南了,越南那个轻轨拖了十年才建成,很多人嘲笑,我觉得真的没什么可嘲笑的,只要不和中国比,越南在发展中国家里面还是一等一的,虽然一条才13公里的轻轨拖了十年,但是人家好歹就是建成了。


发展中国家的路径并不复杂,人人可学,道理都是清楚的。


道理清楚,不代表能执行,而执行才是最大的问题。通过土地改革搞基建,打算印度农村结构,让农民移动到城市,推动城市扩展,接收来自于中国的低端制造业,一步一步从下面攀升,这道理并不复杂,就是执行不了。


别说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是一样,美国人难道不知道现在的基建都破旧到几乎不能使用了吗?

知道。

那又怎么样?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