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记|这事儿,就那么有意思吗?

2021-05-04 星期二

五 · 一小长假的到来,掀起了又一轮探索大自然的热潮。野餐、赶海,加采摘,成为社交媒体上三位一体的「野生体验」。

第一梯队永远是野餐,淘宝提前加进购物车的野餐垫和野餐篮,终于可以在朋友圈里发挥作用;赶海紧随其后,从抖音赶海博主身上学到的知识点,好像也有了用武之地。如果说野餐往往形式大于内容,赶海又过分泥泞和场地受限,那么采摘,无疑是三者中最唾手可得,也最具野趣的选项。

与「回不去的乡村」同样真实的还包括「留不下的城市」,近如顺义怀柔的野山头,远至成都郊区的樱桃林,采摘无疑在满足人们对自然的某种想象之余,成为了一种简化和剪辑现实的工具,顺利完成了乡间和都市之间的衔接。


采摘,写在人类的基因里。从远古时代以来,占据了人类历史 90% 以上的时间,采摘一直是人们日常活动里最重要的一环。

狩猎和采集,是人类对自然最早也最成功的适应方式。

© Getty Images


由求生欲开始沿袭下来的传统,构成了采摘活动的 1.0 版本。在农业还没有兴起的史前时代,采摘、狩猎和捕鱼一起,成为或游牧或群居的人类补充食物的重要来源。

在旧石器时期,气候上的大暖期更是为采摘带来了天时与地利。例如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采集野果、打制石器,一幅人间伊甸园的画面。根据历史研究记载,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了根据季节有规律地采摘特定的食材,新鲜的野菜蔬果即采即食,坚果和植物的可食用根茎则会被保存下来,用以挨过冬季。

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不同地区同时出现了社会模式的改变,基本内容从狩猎采集向农耕社会转型。

© Medium.com


新石器时代之后,随着工具的发明,人们不再逐水草而居,农业伴随着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渐渐有了最初的样貌,过往采摘时收集到的果实与种子被撒播在大地上,采摘(Foraging)演化为更具有组织性的另一种形式 —— 收获(Harvest)

农业活动慢慢延展开来之后,原始采摘行为也在社会中保留了下来,一直持续了数百年。一方面,作为农民们收成不好时的补充;另一方面,则开启了人类深入探索自然的采摘 2.0 时代。

古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后有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相传炎帝神农氏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后因误食「断肠草」肠断而死。在现代科学还未成气候的年代,眼见口尝的经验主义,仍是人们了解大自然的一手资料。

《救荒本草》是中国第一部专门记录可食用野生植物的著作。

© 善本古籍


到了明代,文化科技日益兴盛,李时珍在前代著作和野外采摘的基础上,编撰了载有 1892 种植物的《本草纲目》。往前追溯,明永乐 4 年(1406 年),朱元璋第五子朱橚主持编写《救荒本草》,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野生食用植物的著作,与以往的本草学著作不同,这本书详细记载了诸如燕麦、蚕豆、马齿苋等 400 多种野生蔬果谷物,教人们如何辨别采摘自然界的植物,并附以加工与烹调方法,助人于乱世中活命自保。

「天地之造化无穷,人物之变化亦无穷」,正如李时珍所言,人们对周遭自然的发现过程,也为采摘活动本身建构出了一个特有的世界观。

自陶潜之后,以菊花入馔就是中国人餐桌上从未消失的一环。

© Deluxe.com.hk


在乱世之中,采摘一词也在文人群体中渐渐演化出了避世遁世的倾向,成为桃花源 3.0 版本。

东晋末年,战火不断,陶渊明独爱采菊,借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奠定了古代文人对美好世界想象的基础。菊也因此成为文人采摘活动中十分重要的意象。

反观唐宋时期的盛世图景,采摘又是另一番况味。在唐宋时期,樱桃成为文人墨客喜爱的抒情对象,李白曾赋诗:「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相较于樱桃花,更受人欢迎的是樱桃的果实。早在唐代,樱桃已经很普遍,上自皇宫御苑,下至寺院花圃,均有樱桃种植园供人们观赏和采摘。同为唐代诗人的郑谷,好写咏物之作,以一句「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来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有意思的是,美国汉学家比尔 · 波特在《空谷幽兰》中对于士大夫阶层的这种风尚做过不一样的解读,「把隐居在乡村作为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手段 …… 这种吸引朝廷注意、从而弄到一个官位的方法变得如此流行,以致人们称它为『终南捷径』」。

从最基本的果腹,到后来诗意的栖居,人类采摘食物的轨迹,就像一部不断变化着侧重点的人类学笔记,成为不同时期记忆的载体。


到了现代社会,采摘渐渐演化为野外与种植园两种形式,跳脱出其语境本身,愈发凸显成为一种野趣,成为人们苦苦追求的心灵归宿。

《傲慢与偏见》剧照。19 世纪英国小说家简 · 奥斯汀为我们描绘了当时乡村生活的面貌。

© 豆瓣


19 世纪初的西方,野外采摘正式成为一种都市实践,不少植物学家纷纷在著作中详尽介绍野外植物的功效与味道,极大的激发起人们采摘的热情,尤其在城市小布尔乔威亚的眼中,去乡村感受淳朴的民风,顺便享受一下动手采摘的乐趣,无异于一项灵肉合一的娱乐活动。

与之相对的,在早期农耕文明影响下的中国社会,野外采摘更像是一种自发性的活动。究其原因,与其说是一种社会惯习,不如说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积累。

上世纪 80 年代,鄂伦春人上山伐木和采摘黑木耳段。

© 东北网


就像在过去,鄂伦春人会大量采摘野菜和野果,采集较多的是稠李子,可以和米放在一起熬粥,像柳篙芽、榛子,松籽则采来晒干,以备冬季食用,与远古时期的采摘习惯别无二致。人们对于采摘的热情,并不是生活中多余的花边装饰,而是写在历史记忆中的经验主义,恰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述,「更多是经验而非知识,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

或许这也可以解释父辈们为何如此热衷于野外采摘。作家徐鲁在其作品《春天的花事》中写道,「清朝叶调元在他的好几篇『竹枝词』里,都写到长江流域的一个春俗:『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细心的母亲们会在这天一大早从外面买回一把新鲜的荠菜,用荠菜煮一些新鲜鸡蛋给家人吃。据说小孩子吃了荠菜煮的鸡蛋,一年都不会肚子痛。」

在北英格兰托德莫登,由花园改造的空间充满美丽且可食用的植物,供社区内任何人使用。

© Ourlocality.org


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西方嬉皮士运动崛起,在提倡回归自然的同时,自然也无法回避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自然采摘园成为那一时代的重要产物。

从人类发展史看,人与动物之间总是剑拔弩张,而人与植物的关系则要缓和得多。不少支持者纷纷建立起小型采摘园,这一潮流甚至延续到今天。2007 年,在北英格兰地区的托德莫登(Todmorden),发起了一项名为「不可思议的食物」(Incredible Edible)的城市园艺项目。几乎一夜之间,当地的火车站、学校和社区周围纷纷开始种植起可食用蔬菜水果,无论是居民还是游客,都可以随意免费采摘,为此还专门发展出集欣赏、学习、采摘、食用为一体的「蔬食观光行程」(Vegetable Tourism)

一方面,这些新鲜的香料、蔬菜和水果们给城市的绿化加分,顺带提高了当地有机农产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这场迅速扩大到整个英国的活动,也迎合了当时「从农场到餐桌」(Farm to Table)的餐饮潮流。在纪录片《盘中邱园》和《主厨的餐桌》中,各大主厨甚至亲自下场,为农场采摘活动背书。美国 James Beard 杰出厨师大奖获得者丹 · 巴柏(Dan Barber)在《第三盘》中这样写道:「在农业工业化的急速进程中,甚至在农业诞生之初,我们便渐渐忘记了,食物本是一个过程、一张关系之网,而不仅仅是一味原料或是一个产品这样简单。」

农家乐是我国自 1990 年代以来广泛分布于城市近郊的以农业和乡村消费为特点的休闲度假方式。其服务包括四季瓜果蔬菜采摘、登山踏青、山野垂钓、体验农活、品尝农家饭等。

© 上观新闻


西方采摘园正如日中天的时候,中国也进入了后乡土社会时代,人口流动与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渐渐成为一个又一个的中心,山间与乡野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于质朴生活的向往。中国版采摘园 —— 农家乐顺势出现。

1986 年,《成都晚报》发表一组名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的系列报道,国内第一家挂牌的农家乐「徐家大院」在成都正式推出,将农事采摘与旅游观光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随后快速复制到全国各地。1987 年,成都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的桃花节,更是将陶渊明式的桃花源情结,嫁接给了城市中向往田园生活的男男女女。

如今,遍布成都近郊及远郊的采摘园,多多少少带着当年农家乐的影子。每年的这个时候,成都周边的露天樱桃园都会成为热门打卡地。诸如成都新津区等地,背靠梨花溪的风景,采摘变成了一项观赏性极强的活动,和苹果、梨、桃等更为常见的水果相比,时令性强、市面上不多见的毛樱桃(中国樱桃)也明显要更受游客的欢迎。只需要几十元的价格,就可以在樱桃林中随采随吃,再多加一顿外卖的钱,还能把这份乡间回忆打包带走,不需要「春种」的辛苦,却能体会「秋收」的快乐。

随着乡村及其所承载的景物与情感的逝去,城市化已经成为裹挟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浪潮,乡愁不仅发生于某个具体乡村,最终还落回到采摘这一具体行为中,人们对采摘活动乐此不疲,似乎如此就可以「从熟悉的道路,从遮蔽万物的高墙的桎梏中解脱」。


一路追溯下来,人们对于采摘的热情好像有增无减,哪怕到了数字化时代,依旧足以构成一台重头戏。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那句「今天你偷菜了吗」。它在北京奥运会那年流行于人人网的开心农场,每天有近千万人跑进别人的农田「摘菜」,一度完成了许多人的田园梦。

《动物森友会》的玩家会仔细考虑种植排布,以期更高的采收量。

© Imgur.com


2017 年,开心农场正式闭园,曾经挥泪与它告别的网友或许没想到,三年之后一场疫情会席卷全球。当人们通往真实农场的路被切断,追樱花、采水果甚至是建岛野钓 …… 一款似曾相识的《动物森友会》,重新复刻了线上采摘务农的火爆。

从开心农场到动森,人们对于乌托邦的想象从未停止,恰逢疫情,无疑为所有参与其中之人开启了通向梦境的大门,成为对现实困境的另一种逃避。但就像开心农场最终归于沉寂一样,动森也在生活渐渐回归正轨之后,热度不再。

在线上采摘与线下采摘的这场角逐中,后者最终胜出。毕竟,疫情加速了每个人的数字化生存,我们就好像身处于一个事件丰盛但体验匮乏的世界,相比于精神在场,身体的在场感变得更为重要。

双手与泥土接触,身体被阳光照耀,采摘是养活身体,也是养活灵魂。

© Tumblr.com


「似乎我们除了数字生活,别无其他生活。」当城市庞大数字的孤立感、陌生感、神秘感,迫使人们以自我孤立的方式终结与社会悲观主义的矛盾。但总还有一些人想要退后一步,通过那几个小时沉浸而又忘我的采摘,来逃避似乎独属于城市的冷漠、隔绝与猜疑,在田野、林间乃至塑料大棚中找到答案。

哪怕乌托邦的愿景破灭,但作为个人,我们依然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投射于田园牧歌的想象中,再将抽象的想象转化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中,还有那一场场不在乎结果的采摘里。

参考资料:

《The History of Gathering Food》Alimentarium

《What is Foraging? Finding Your Food in the Wild》British Local Food

《Foraging is More Than Just A Middle-class Leisure Pursuit》Guardian

《The Life History of Human Foraging: Cross-cultural And Individual Variation》Science Advances

《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在哪里》看历史

《数字化过后,又怎么样?》胡泳

《我记忆中的「野果」零食》澎湃新闻

《人人网关闭开心农场「偷菜」4 年半后成回忆》人民网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樱桃」》现代语文

《共看诗句煮春蔬》扬子晚报

《双面的浪漫与多维的乡愁》中国民俗学

《诗经里的野菜春蔬》中国三峡杂志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