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捡了只哈士奇回农村,爷爷把它当猪养

2022-01-19 星期三



把哈士奇养在农村会发生什么?


UP主@湖北波爷爷 的视频告诉你,它可能会变成B站最快乐的狗子之一。



波爷爷今年81岁,接近失明20年。在湖北恩施的小县城,他一直过着平静的乡下生活。


直到两年前,波爷爷捡到一只流浪哈士奇,取名叫骨头。


刚来时,骨头瘦得剩骨头。


半年后,在爷爷的溺爱下,它长胖了38斤。


住在年久失修的老屋,一生也没什么积蓄,波爷爷还是把温柔留给了骨头,把乐观留给了生活。





给哈士奇住猪圈



“大家好,我是波爷爷。”


波爷爷常穿着迷彩服或蓝布衫出现在视频中,衣服上沾着干农活留下的泥渍。


刨红薯、晒烟叶、砍竹子......都是波爷爷的日常。



如果说波爷爷的生活是一首田园诗,骨头就是诗中的一股泥石流。


它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像推土机一样四处乱刨,到处找吃的。


无论是田间的野百合,还是锅里的腊肉,骨头都照吃不误。


其中,吃得最多的要数爷爷种的红薯。


差点遭殃的红薯地


而帮波爷爷挖红薯,也是骨头的工作之一。


骨头喜欢刨坑,爷爷就让它发挥优势。


爷爷一声令下,骨头立刻收到讯号,找一个顺眼的地方,哼哧哼哧地刨起来。



有时,误打误撞真能刨出个红薯。


很多网友忽然理解了,原来哈士奇拆家的精力,适合用来干农活。


可还没等人多夸两句,骨头开始偷偷藏起了战利品。


大家忙着农活,骨头悄悄叼着一颗红薯,用筐掩人耳目,又把红薯埋起来。


反向挖红薯


等骨头刨累了,所有指令都成了耳旁风。


它会挑一个品相不错的战利品,大大方方地给自己加餐。


爷爷也不恼,还把大个的红薯奖励给它。


于是,骨头就在镜头前专心做吃播,把红薯嚼得又脆又响,十分投入。



工作十分钟,休息四小时。


结果没刨出几个红薯,爷爷还搭上好几个。


骨头贪吃,却也不挑食。


“就跟喂猪一样嘛,它啥都吃。”


爷爷养骨头,还真拿出了养猪的架势,直接把家里的猪圈给骨头当狗窝。


为了让骨头不乱跑,在空心砖墙里插了一根木棍,把狗绳套在上面固定。



外门有一条缝当“猫眼”,正好让好奇的骨头看看外面的风吹草动。


波爷爷把骨头拉过来,试试绳子是不是牢固。


骨头像一个质检员,绕着自己的小窝巡视一圈,再环顾四周。


最后,它扒在墙头点点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猪圈不透风不淋雨,是暖和牢固的一室一厅。


或许是对自己的新家太满意了,骨头高兴地直蹦跶,抱着爷爷不撒手。



而骨头趴在墙头,露出的“智慧的眼神”,也让30多万网友感受到乡村哈士奇的快乐。




和骨头的缘分



这些波爷爷和骨头的视频故事,都是由孙女刘琪记录的。


前年9月,刘琪从镇上回家,偶然在路边的维修厂遇到了流浪的骨头。


它浑身脏兮兮的,脖子上烂了一大块,根本看不出是一只哈士奇,可怜巴巴地在垃圾里刨食吃。


那时,它才将将五个月大,瘦得几乎只剩骨头了。


刚被领养的骨头


刘琪问一旁的维修师傅这是不是他的狗,师傅摆着手嫌弃:“我不要。”


就这样,刘琪把它捡回了家。


可能是因为流浪时的经历,刚到家时,骨头爱凶人、爱护食,但凡看到食物掉到地上都会猛扑上去抢。


它对人类很有敌意,到了晚上也会叫,声音不大,有点像小孩哭泣一般。


刘琪知道爷爷喜欢狗。爷爷家门口摆着装有剩饭剩菜的碗,专门用来喂路过的流浪狗。


看到路边的流浪狗,也会顺手给点剩饭


但一开始,爷爷尝试着牵过骨头,却被它拽得摔倒了。


刘琪不放心,就先把骨头放到自己家里养,每次在它凶人抢食时训练矫正,压制它的脾气。


养了两三个月,骨头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脾气才慢慢温顺起来,开始亲近人类,也开始理解主人的意思。


骨头乖乖坐下等着吃红薯


刘琪把它的毛给剃了,在伤口抹上药,骨头的烂疮也慢慢好转。


这时,她才放心将骨头送给了爷爷。


骨头来到波爷爷家之前,家里还有一只大黄狗,看家护院不在话下。


相比之下,骨头可谓是好吃懒做。


偶尔,爷爷也会犀利吐槽,“看不了门就知道吃”。



骨头无时无刻不在偷吃,却不妨碍波爷爷宠着骨头。


寒冬腊月,户外撒完欢儿,骨头就躲到屋内跟爷爷一起烤火。


一看到波爷爷手里的烤红薯,骨头瞬间两眼放光。


它蹬鼻子上炕,双脚搭在爷爷腿上急着要抢。


波爷爷一只手把骨头按住,警告它说“烫人”。


说完,又像对小孩一样,耐心帮它剥好皮,用嘴试好温度再喂给它。



家里人从没看过爷爷对骨头发过火,更没有动手打过它。


即便要教训它,爷爷也总是装装样子。


而网友们也熟悉了爷爷的假动作,在弹幕里笑成一团:


“每次叫爷爷打,爷爷都不打。”“爷爷不仅不打,还赏块苕。”



爷爷的宠爱,换来的是骨头的依赖和信任。


大家一起喂骨头,它只爱吃爷爷喂的。


骨头在外面疯跑,爷爷叫它回来,总是轻轻地“呜”一声。


可无论跑到多远,骨头听到爷爷的声音都能一阵风似地跑回来。





“我没什么文化”



在镜头前,波爷爷总是很平静,偶尔露出笑眯眯的表情。


但其实,波爷爷却有一段很惨的身世。


去年4月的一条视频里,波爷爷坐在阳光下,讲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波爷爷四五岁时,他的亲生母亲因为受不了丈夫家暴,离家出走。



没有了母亲的庇护,年幼的波爷爷只能忍受生父的拳打脚踢。


“几岁跟着后妈过日子,没有给我洗过衣服,也没得换的,就是挨打,没得饭吃。”


波爷爷吃不饱穿不暖,上学更是不可能。


“我们四弟兄(波爷爷和后妈的三个儿子),就我一个人没读书。”


爷爷难得露出一点难过,“我......其实没得文化。”



波爷爷十几岁之前性格大大咧咧的,被虐待之后就不爱说话了。


直到现在他都比较怕一些凶巴巴的人。


15岁那年,有人给爷爷的生父安排了一份工作,波爷爷被迫顶替父亲去守山,赚工分。


守山的地方离家30多公里,波爷爷每次都是自己一个去,父亲也从来没去看过他。


那会靠工分吃饭,没有工钱。山里有上百亩田,只有波爷爷一个人守着。


去山里干活,波爷爷讲起条件苦的时候吃的食物


守了2年山后,波爷爷的生活才出现了一丝曙光。


那时,他被父亲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修公路,辗转打听到自己亲生母亲的住址。


母亲已经再嫁,却苦尽甘来,找到了一个好丈夫。


波爷爷继父人很好,读过不少书,还在私塾里做过很多年长工,对波爷爷也很好。


波爷爷和继父的一些老照片


继父给爷爷找了一份酒厂的工作,又把爷爷送去学厨子。


长到二十几岁,波爷爷渐渐拥有了一手好厨艺。


70年代,农村家里要办事,习惯在家门口摆酒席。


于是,波爷爷经常被请到各家各户掌勺,成了一个靠手艺吃饭的乡村厨师。


“一天能挣到两块钱,就捧着脑壳笑。”



生活渐渐好起来,可年轻时候受到的虐待,还是间接影响了爷爷的视力。


最严重的一次,爷爷回家探亲,他的父亲得知他和母亲有了联系,直接把他打昏了过去。


自那时起,爷爷的眼睛时常有疼痛的感觉。


开始大家以为是小毛病,直到六十岁左右,他的视力突然开始模糊。


有一次,爷爷在田埂上摔下来撞伤头部后,就基本看不清了。


波爷爷经常在视频里提到自己看不清


爷爷的眼睛被诊断为一级残疾。因为看不清的缘故,爷爷摔过跤、走丢过、种的粮食被野猪糟蹋、遭遇过家里失过火......


可波爷爷很少在视频里提到这些变故。


关于过往,他提到最多的也是对自己视如己出的继父。


2018年,波爷爷的继父以97岁高龄过世了。


“父亲(继父)离开之后,我才意识到,我80了,一辈子都被父爱包围着,没有操心过家里一切。”


波爷爷叫继父“爹”,说爹教他认字,告诉他道理,让他疼媳妇儿。


爷爷给继父上坟,给继父烧去他喜欢的叶子烟


继父走后,波爷爷心里难过也从来不说,他永远是平静慈爱的样子。


可那一年,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记忆力开始衰退,耳力也大不如前。




离开倒计时



世事无常,经历祖祖的去世后,孙女刘琪萌生了为爷爷拍摄视频的想法。


爷爷已年过八旬,她想用镜头为爷爷做一个生命的倒计时。



最开始拍视频时,爷爷甚至都没有用过手机。


“他特别不自然,不知道我在干嘛。我就给他讲怎么拍视频,拍了视频谁会看,什么是粉丝,爷爷都能听懂。


他每天会看电视上的新闻,爷爷什么都懂,奶奶听不懂。”


奶奶和爷爷是二婚,偶尔也会出现在视频里。


波爷爷带着奶奶打招呼


在这之前,她有个家暴的前夫,这让本来性情温和的她,脾气变得有点火爆。


过日子难免有磕磕碰碰,后来的相处中,爷爷总是那个包容更多的人。


奶奶嫁过来之后,就再没受过什么苦了。



前年,村里给老人体检,发现奶奶记性有点差。


家里人觉得不对劲,带奶奶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初期的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


刘琪和爷爷解释奶奶的病情,爷爷就主动找奶奶说话,陪她聊天,哄她开心。



无论对奶奶还是骨头,爷爷总是那个照顾的角色。


偶尔,这个没读过书的农村老人,还能用一些朴素的道理,照顾到远方的年轻网友。


不管是奶奶不小心打破了碗,还是骨头闯了祸,波爷爷都不恼。


他不急不缓地说:“小娃娃儿,把碗打碎了,不要骂他,无所谓,再找一个就是。


以后你们就要这样对待小娃娃儿。碗打碎了,还直接打几条子,搞得吃饭都是怄气饭。”



在B站开设的小小窗口,似乎没有对波爷爷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不过,也有例外。


拍视频之前,刘琪会先想好今天要说点什么,然后去问爷爷的意见。


但在波爷爷生日那天,他主动向刘琪提出想录一条视频。


“那天我先发了一条视频,我就跟爷爷说,好多评论都祝你生日快乐。他说,我录几句谢谢他们的话,应该怎么说。”




采写  |  叶承琪 苏西

编辑  |  语境

         运营  |  阿影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