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疫苗:导致血凝块/血栓“最可能的触发因素”

  • 詹姆斯·加拉格尔(James Gallagher)
  • BBC新闻 健康与科学记者
血液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英美科学家宣称,他们找到了牛津/阿斯利康 (Oxford-AstraZeneca) 新冠疫苗接种导致血凝或血栓的“触发因素”。这个团队在英国卡迪夫和美国的研究发现,血液中的蛋白质被阿斯利康疫苗的关键成分所吸引,然后触发免疫系统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血液中形成危险的凝块。

研究报告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阿斯利康疫苗是接种最多的几支疫苗之一;它的极罕见副作用之一是血栓、血凝块。也正因此阿斯利康疫苗曾被许多国家暂停使用,而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这种副作用的诱发机制。

卡迪夫大学的研究获政府紧急资助。早期结果发表后,阿斯利康公司的科学家也加入了该研究团队。阿斯利康的一位女发言人强调,与疫苗相比,新冠感染更可能导致血凝块发生,而且目前对这一现象原因的解释并不确定,也不完整。不过,她补充说,这一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些值得跟进的见解,或有助于探索解决这个副作用的方法。

阿斯利康和血栓

初步线索

研究人员对罕见血凝/血栓的研究发现了两条初步线索:

  • 血栓风险较大的病例只出现在使用了某些疫苗技术的情况下
  • 出现血凝块的人体内有不寻常的抗体,这些抗体会攻击他们血液中一种叫血小板第4因子的蛋白质

英国使用的疫苗基本原理是将新冠病毒遗传密码片段注入体内以训练免疫系统,激发免疫机制。有些疫苗把这种遗传物质包在脂肪球内,而阿斯利康疫苗则使用腺病毒(特别是来自黑猩猩的普通感冒病毒)作为载体。

研究人员认为,腺病毒可能与某些人出现罕见血凝块有关。

他们使用了一种叫做冷冻电子显微镜(又称低温电子显微镜)的技术拍摄腺病毒图像,精微到分子程度,由此发现腺病毒表面像磁铁一样吸附着血小板第 4 因子。

卡迪夫大学团队的艾伦·帕克(Alan Parker)教授告诉 BBC 新闻:“腺病毒表面阴性而血小板第 4 因子阳性,两者非常契合。”他解释说,现在已经能够证明腺病毒的关键证据与血小板第 4 因子之间的联系,但这只是触发器,接下来还有许多步骤。

研究人员认为下一阶段很可能是“错位免疫”,但这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腺病毒

图像来源,ASU

图像加注文字,

阿斯利康新冠疫苗使用的腺病毒,直径不到100纳米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一种推测是,人体免疫系统误将附着在腺病毒表面的血小板当作入侵病毒,开始释放抗体杀敌,抗体进入血液中后与血小板第 4 因子聚合,形成血凝块。

不过,只有在发生了一系列不幸事件之后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凝块如此罕见。

这种血凝块被称为疫苗引起的免疫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英国接种近 5 千万剂阿斯利康,因这种极罕见副作用死亡的有 73 人。

阿斯利康表示,该疫苗被认为在全球挽救了超过 100 万人的生命,并预防了 5 千万例新冠病毒病例。

牛津大学拒绝对这项研究发表评论。

卡迪夫团队希望他们的发现可以在未来用于改进基于腺病毒的疫苗,以降低这些罕见事件的风险。

伯明翰NHS信托基金下属大学医院的血液学顾问威尔·莱斯特(Will Lester)博士说,这项成果解释了疫苗引发血凝块最初阶段最有可能的情形,但“许多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包括是否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影响,以及为什么血栓形成(凝血)最多见于大脑和肝脏静脉,但这可能需要时间和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