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的这部疯狂喜剧,不太行︱周黎明专栏

2021-12-31 星期五

开腔 ▻▻▻

《不要抬头》的预告片一度非常令人惊艳,这样强大的卡司,如此放飞的题材,应该就是好莱坞的年度钜献了吧。


不过上线奈飞之后,口碑却不如人意:好笑归好笑,癫狂归癫狂,终归是太直给,格局小了。


身在美帝的周黎明老师用下文详细指明了这株毒草的虚弱所在。


——枪稿主编 徐元




《不要抬头》:好莱坞杀疯了

文/周黎明

作者简介:影评人,双语作家。


1


如果讽刺剧可以划分档次的话,《不要抬头》大约处于较低的一档。该片与其说是电影艺术,不如说是真人扮演的活动漫画,所嘲讽的对象不仅呼之欲出,简直可以完美对号入座。

彗星撞地球暗指气候变化,这简直是毫无争议的诠释。不要以为把总统设置成女的,我们就看不出来了,也许川普一看是他的影坛冤家斯特里普扮演的,便顺其自然联想到希拉里?也许编导眼中的红脖子都是单个数智商,都看不出那是他们的川川。

《不要抬头》中总统(梅丽尔·斯特里普饰)这个角色明显讽刺的是川普。

至于马克·里朗斯扮演的企业家,除了伊隆·马斯克还会是谁呢?美国有些媒体说也可能是苹果、亚马逊、脸书的老板……拜托,这人是力挺川普的,是共和党人,不要以为启用一个年长的演员就能混淆观众的视听。

《不要抬头》的问题,不是出在自以为非常“进步”(progressive)的好莱坞,面对一片“红色”(保守派为主)的Middle America,表现出精英特有的痛心疾首。它的问题是缺乏升华,一切都是为了吐槽而吐槽,为了骂人而骂人,为了出气而出气。

连末日将至之际一帮“正义之士”举行充满宗教气氛的“最后晚餐”,原本是为了升华,结果却更像是某种讨好,仿佛在说:你们才迷信,我们信科学,我们这是做给你们看的。在餐桌上等待末日,是自由派最不可思议的事儿,至少得设置成星空下做爱吧。俗归俗,起码更符合自由派人设。

从一开始就坚定相信彗星撞地球的主角们在拯救地球无望后,手拉手吃最后的晚餐。

咱们国产片里凡是出现《奇异恩典》一曲的场景,哪个都比这个更真诚,更有信念感。

2


编导亚当·麦凯以往不是这个水平。他的《大空头》讽刺了资本主义,《副总统》(Vice是双关,也有“邪恶”之意)是踩川普之前最“邪恶”的美国政客迪克·切尼,但这两部充满黑色妙趣,纵然有具体的人和事,但你能感受到某种人性的荒诞。

《不要抬头》当然也不乏荒诞,但少了点人性。估计影片筹拍时主创以为川普会连任,于是开足火力,没想到靶子消失了,猛烈的炮火便显得失去了方向。

若当作讽刺小品来欣赏,斯特里普的总统、布兰切特的电视主持人、里朗斯的疯狂企业家均属于亮点,搞笑拿捏得很准。那个高级军官拿了白宫的免费零食和饮料、转身要卖十块钱的场景,当作无厘头,也挺好笑的;可若当作贪婪的象征,那就弱爆了。

身居高职的将军拿着免费的办公室零食向白宫来访者收钱。

相比之下,莱昂纳多和詹妮弗这两位男女主角,是全片中最缺乏存在感的,作为戏剧人物毫无厚度,作为喜剧担当,则基本不称职,除非你把歇斯底里当作笑料。

小李子加入该项目时,想必是以为能复制克里斯蒂安·贝尔在《副总统》里的成绩,可是,全片中他唯一的转折就是拜倒在大魔王的石榴裙下。这么俗的俗套,大概只能在《周六夜现场》的小品中才能取得效果(麦凯是从该节目出道的)。

至于大表姐,除了飙fuck一词,好像从头到尾没什么变化。哦对了,末尾处她跟甜茶眉来眼去,有点甜宠的倾向。

《不要抬头》中詹妮弗·劳伦斯饰演的角色和蒂莫西·柴勒梅德饰演的角色在末日来临前,走到了一起。

《不要抬头》应该是2021年明星阵容最强大的影片了,甜茶在那边厢要君临沙丘星,在这儿只能当个小混混,给人留下的印象还不如《法兰西特派》(虽然戏份差不多)。小李子的粉丝们请做好心理准备,他没有出现在今年任何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预测中(金球奖已经因政治不够正确被好莱坞批倒批臭)。

另外,若看了威尔·史密斯的《国王理查德》或丹泽尔·华盛顿的《麦克白的悲剧》,你或许会同意,这两位把小李子在《不要抬头》中的表演甩出好几条街。

威尔·史密斯或凭《国王理查德》三提奥斯卡最佳男主。

诚然,我们无需否定该片中演员的才华,这只能说明,没有编导的“米”,演员是难为“巧妇”的。

3


影片的选题和方向都不错,问题出在具体的处理。当两位科学家偶然发现彗星半年后将撞击地球,官方的反应会怎样?肯定是召集更多科学家,听取不同意见,加强研究。首先确定那两位的发现是否有误,如果千真万确,那立马讨论对策。这恐怕跟党派和意识形态都没啥关联,毕竟彗星撞过来是不分左右黑白的。影片把这步跳过了,蜻蜓点水似的说他俩的研究经过了peer review,一锤定音。这也太把科学当儿戏了。

说回彗星撞地球所影射的气候变化,否认者并不多,矛盾在于采用怎样的对策。任何方式都是有代价的,政客需要考虑代价,但喊口号的人则不需要。比方说,保护环境往往跟经济发展以及生活便利有冲突,需要做艰难的权衡,不然,灭霸那一响指绝对是最极致的环保,可是,谁都想让他人为阻止气候变化多付出代价,而自己尽量不付出或少付出。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近年来多涉足环保领域。

好莱坞大明星少坐几次专机,对环保做出的贡献恐怕会比普通人少开十年车还多,但他们会放弃这身份的象征么?

还有,假如全球科学家对于地球毁灭的可能性毫无异议,那么,但凡有能力(或潜力)阻止这一灾难的国家都会行动起来,而且,联合国肯定会发挥它的作用,协调各国的行动。《流浪地球》就提及不同国家分头行动,但《不要抬头》的主创们,眼中只有本国的对立党派,美国之外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只有到了后面,突然出现“中国、俄国和印度被剥夺在彗星开采权”的台词,你才重新意识到,敢情世界上不止他们一个国家。

那个马斯克化身,把赚钱放到生命之上,真是拼了。都说资本家要钱不要命,这个剧情解读也太过简单、太过直白了,毫无可信度。而且,他跟政客的关系也太卡通化了吧?没错,有些大公司的财力超过一个中等国家,但直接控制国策是停留在小学生的理解啊。论财富,马斯克的政治对立面比他强多了。

马克·里朗斯饰演的富商只手遮天,直接控制美国政府。

4


你可能会反驳我:你这些分析适合drama,可这个是喜剧呀,不能套用现实逻辑。那好,如果像《奇爱博士》那样飞起来,我不仅可以接受,玩得好我会大加赞赏。

可《不要抬头》讽刺的对象,一是政府(主要是对家),二是媒体,包括网络自媒体,这部分的党派色彩略微淡一点。这里有挖掘不尽的素材,可以做成任何风格的戏剧,但无论采用哪种风格,都会涉及到幕后的大boss,那就是广大群众。你要么把他们塑造成愚民、群氓,要么视为正义的守护者,麦凯采取了比较猥琐的策略:先骂大众是蠢蛋,最后给他们一个擦亮眼睛的机会,让他们反戈一击。

乔纳·希尔饰演的白宫幕僚长在真相暴露被群起围攻时,大骂底下群众是“Redneck”。

这是最不可能的一幕啊!有本事你让科学家给他们玩个小魔术,让他们秒变科学死忠粉。说起科学家,影片中的男女主角是科学的代表,不受肮脏政治的左右;现实中,美国科学家早已流行立场站队的做法。就拿2020年那几场群情激昂、唾沫横飞的抗议来说,一大批著名科学家站出来表态:那些跟他们立场相同的游行抗议是不会传染新冠的,但那些跟自己立场相反的游行示威则会传染病毒。What?难道病毒能识别左中右?

看片的过程中,我情不自禁想,如果真的有彗星撞地球,好莱坞会怎么应付?像小李子和大表姐那样振臂疾呼,还是像里朗斯那样最后捞一把?也许,多几千万片酬,就能坐上那艘逃生的太空船。

君不见《星际旅行》90岁高龄老演员威廉·夏特纳2021年10月份飞了一趟太空么?不过他并没有支付2800万美元的船票,而是利用明星光环蹭了一趟。《不要抬头》的制作预算是7500万刀,所以无论是小李还是表姐,都不可能拿到2000万的片酬,那个是商业大片的价码。小李愿意出演,大概跟他的环保理念不无关系,你想,别人在奥斯卡获奖感言中还人情债,他却发表了一通环保宣言。如今有表达该主题的影片,又是口碑很好的麦凯之作,还有一帮超级戏精为他配戏,岂有不演之理。

威廉·夏特纳(左二)搭乘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号火箭进入太空,成为上太空年纪最大的人。

麻烦在于,大表姐不认为自己是给他配戏,为什么不能说是他为她配戏呢?于是乎,海报上小李子排第一,影片中却是大表姐排第一。

哦,我明白了,如果有彗星即将撞到地球,如果没有时空穿越的飞船,好莱坞明星大概也会利用那最后的时间,争抢C位——或许是站C位者优先获得船票。

23年前,好莱坞拍过一回彗星撞地球,名叫《世界末日》,又译《绝世天劫》,危机的解决是靠布鲁斯·威利斯带来一帮蓝领工人,炸掉了彗星。那是典型的造梦构思,而《不要抬头》则是梦碎后的玩世不恭,玩得很自嗨,但玩得不够癫狂,也不够高级。

说是自嗨,若能获得所有同道中人的认可,那也不错。可是,影片仅得到烂番茄55%的评分,也就是说,在自由派当道的影评界,它都无法及格。可见,大家都明白,立场不等于水准;队站对了,但位置不够高也不行。


编辑/徐元
排版/刻苦驴

THE END

相关回顾:
美国电影又在中国影院里消失了
到底是你zzzq还是我zzzq呀?︱曹米糯专栏
当正义铁拳砸向小雀斑和J.K.罗琳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