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喂鸟,他们在北京种了300亩地

2021-05-21 星期五


地里的玉米被鸟啄了大片,谭羚迪很开心。


4月28日,她在朋友圈分享这份“被吃掉的喜悦”。谭羚迪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一位项目负责人,2020年5月,他们和北京野鸭湖保护区合作,在湖周边包下300亩地,种上了玉米和高粱等作物。


和其他农田不一样,这片地是种给鸟吃的。秋天,人们没有照常收割——11月的时候,灰鹤要飞来北京,野鸭湖和周边的官厅水库区域是北京最重要的灰鹤越冬地。大家希望这片地能成为它们的“食堂”。


“远看就像一群羊似的。”刘浩营村村民杨旺负责农田的管理。去年冬天,他站在几百米外的田埂,常看到上百只灰色的高个儿大鸟“扑棱棱”地落进田里,垂头觅食。


农民回到土地,给鸟种下口粮


“鸟其实不挑食,人常种的粮食它都能吃,所以那一片地能种什么就种什么。”谭羚迪介绍,300亩地里种着五种作物:玉米、高粱、大豆、荞麦和黍子,玉米和高粱多一些,占了100亩左右。


这片地在北京野鸭湖保护区内,本是一片停车场。野鸭湖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是北京甚至华北地区最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根据2019-2020年环官厅水库同步调查,在这里越冬的灰鹤最多可达5000只,大约是全国灰鹤数量的10%。


2021年2月14日,正在田里吃作物的灰鹤。红外相机视频截图


去年5月,谭羚迪找到野鸭湖周边的刘浩营村合作社,雇佣农民进行耕种。


村书记把任务交给了55岁的村民杨旺。他年轻时种过地,1997年开始,野鸭湖保护区建立,退耕、退牧、退渔。他放下锄把,洗掉一手黄土,坐进了窄小的驾驶室,开起出租车。这比种地来钱快,“当天就能见钱”。疫情后,生意不好,车就停了。


他还是喜欢种地。其实,像他一样年纪的村民,都爱广阔的土地,也青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生活方式,“自由,无拘无束的,空气也好,对于我个人来说,年纪大了,干不了什么活了,也不想出去干了,村里有啥活,就想尽快找一个。”


面前的机会听起来不错——能回到田里,能拿工钱,还不用太担心收成;但也有点奇怪——“怎么种地是为了喂鸟?也能理解,咱离野鸭湖近,野鸭湖是保护鸟的。”杨旺说道。


因为是喂鸟,所以要保证作物的安全性。谭羚迪嘱咐杨旺,尽量不要使用化肥,除草剂和农药更是不能用。杨旺喊了十多个农民,用锄头除草。


播种的时机并不好把握,“要等下雨之后再种,但是又不能等特别大的一场。”谭羚迪回忆,这次播种,不巧赶上了一场雨,脚下的地一下子泥泞起来,播种用的拖拉机动弹不了了,“叫一辆大拖拉机来拖,然后又叫一辆更大的拖拉机来拖它俩,结果都陷进去了。”


三台拖拉机尴尬地被困在潮湿的田间。最后,大家叫了一台挖掘机,才把它们挖走。


杨旺每天都要去地里看一看,有时骑一辆摩托车或者自行车,有时候也溜达着走过去,“到最近处的那片地,骑自行车也就十来分钟。”夏种秋收,大家都在等待秋天。


上千只灰鹤飞来,“希望它们比往年吃得饱一点”


秋天的时候,这片地不会被完全收割。人们只是把作物的秆放倒,给灰鹤留出落脚的地方,粮食就留在地里。


去年11月,大群的灰鹤陆续飞抵野鸭湖周边。随着水库逐渐上冻,它们会在官厅水库的冰面中心夜栖,白天分散飞到周围的田中觅食。


谭羚迪介绍,官厅水库上下游几十公里,都是以玉米为主要作物的农田。往年,灰鹤就在这些地里捡拾农民收割时掉落的玉米,这在它们的冬季食物中大概能占到50%以上的量。


但是,仅靠这些“残羹剩饭”,它们可能吃不饱。此前有调查显示,在12月中旬,越冬地灰鹤数量会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这里的食物可能不足了,原本应该3月北上繁殖的它们就提前离开了。”谭羚迪也观察到,夜栖时集成上千只大群的灰鹤,在白天时会分成百只以下的小群,往不同方向觅食。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不仅是野鸭湖周边,放眼整个北京,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也在减少,谭羚迪告诉新京报记者,“许多农户将耕地流转为造林地,这样可以获得每亩每年1200元的补贴,比种玉米划算。”


2020年,有了这300亩食源地,谭羚迪希望灰鹤能比往年吃得饱一点。那个冬天,透过望远镜,她远远看到田里一坨坨灰白的东西——那是一群群灰鹤垂着头在大快朵颐。


谭羚迪内心一喜。后来,她又去查看此前布设的红外相机里的影像,“杨师傅(杨旺)总觉得它们停在地里的样子就像一片羊一样。他越说我越觉得像,灰鹤在地上吃东西的样子,像羊。”


日子久了,杨旺对这群食客的喜好也越来越了解,“灰鹤喜欢吃玉米、高粱。它其实是喜欢吃大粒的,因为嘴大。像山雀就喜欢谷子和黍子,粒儿小。”


监测结果显示,包括灰鹤、大鸨、红隼、白头鹀等在内的至少20种鸟造访了这片田地。其中,每次飞来的灰鹤数量可以稳定达到100只,最多的一次来了300多只。


灰鹤和铁爪鹀在野鸭湖边的农田附近。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志愿者 黄非红 摄


兼容性保护:在人类活动造就的栖息地中开展保护


对谭羚迪来说,春天才是收获的季节——检验“为鸟种地”结果的时候到了。


今年3月,灰鹤等候鸟陆续飞离北京,谭羚迪带着团队来到地里,数玉米粒儿,“看看灰鹤到底吃了多少。”


他们在玉米地里随机选择了5个4平方米(8米乘0.5米)的样方,调查后发现,留在地里的玉米棒子,70%以上有被啄食的痕迹,被啄食的玉米棒子平均被消耗了30%的玉米粒。


2021年3月,谭羚迪带着团队来到地里,数玉米粒儿。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李雨晗 摄


鸟确实来吃了,但没吃完。告诉鸟要节约粮食大概是不可能的,人类选择自己想办法。谭羚迪表示,剩下的粮食,尽管不能去售卖,但是给了养马的村民,“他们拿去喂马了,也没有浪费。”


“根据灰鹤的食量,来测算之后种粮食的数量。以后不用种这么多,或者地里不用留这么多,给农民一定补贴,让他们留一定的粮食在地里就行了,其他的还是可以卖掉和吃。”谭羚迪总结着经验。


她于2016年加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这是一个从事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非营利性组织。谭羚迪带领着一个5人的团队,致力于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关注的是被人类影响很大的生态系统,像农田、城市公园、企业厂区、人工林,比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怎么做生物多样性保护,企业厂区如何提升生物多样性。”


这次种地喂鸟,也得到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支持。谭羚迪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传播“兼容性保护”的思路——在有大量人类活动,甚至是人类活动造就的栖息地中开展保护工作。


“很多人觉得农田就是生产性的,甚至是破坏生态的。事实上很多动物也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人类活动。如果一个地方完全变成无人区的话,对动物的保护也未必是最好的。”谭羚迪说。


今年,谭羚迪还在计划下一步的工作,“看是继续种湖区内这一片土地,还是在周围村民的地里做一些保护。”


喜欢鸟的杨旺希望这个项目能继续开展下去,“有鸟在这儿,我觉得挺好的。”他觉得,没有鸟的湿地保护区“很不协调”。而且,这也解决了村里一批老农民的就业问题。


“人类活动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并不是对立关系,在农田这样离人类很近的栖息地中开展保护工作,也不是新鲜事了,但是需要有人反复去尝试,最好再多一些人尝试。”谭羚迪说道。

 


新京报记者 彭冲

编辑 刘倩

校对 卢茜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