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荐片|比《寄生虫》脑洞更大的穷人逆袭,印度人自黑起来让世界都“颤抖”

2021-02-09 星期二

主角巴拉姆一看来了兴趣,决定给总理写封邮件,表达自己的观点。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通过他一边写信一边叙述,回顾了一个从贫困村里出来的小伙儿如何成长为大老板的神奇发家史,最后表达想与中国总理见面的愿望。

更神奇的是,最后他还真见到了总理,当然,这肯定是演员扮演的。

其实《白虎》这部电影就是想讲一个穷人如何暴富的故事,但为什么还要多加一个这样的设定?看完全片也大概能理解这种意图:除了探讨个人的成功之外,影片还想借此思考什么是印度自己的未来。

在巴拉姆眼里,自己正是从“过去的印度”里爬出来,抵抗压迫,努力去拥抱未来的新一代。这似乎也有一些政治隐喻的意思,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挣扎向前。

但这个隐喻也有些危险。因为随着故事发展,观众会发现他的逆袭并不是一个励志故事,相反相当暗黑。

出身底层的巴拉姆从小就清晰认知了自己的现状——印度分为光明与黑暗两部分,自己所处的位置,正是“黑暗的印度”。

从家庭到社会,巴拉姆时刻感受着什么是暗无天日。奶奶是家族中的“吸血鬼”,生下多个孩子,孩子又再生孩子,每个后代在她眼中都是赚钱的工具,必须榨干价值。

家庭之外,还有地主的压迫,每个人都喘不过气。

他们家穷到什么地步呢?晚上全家就地睡在土房子里,活得宛如虫子。

而长大的巴拉姆更看到,这种层层剥削是自上而下的常态。议员们给底层规划了一个美好前景,承诺为他们争取利益。但拿到选票后立刻又和权贵们勾结在一起,公然索贿。

巴拉姆把和千千万万与自己一样的底层形容为“被鸡笼困住的人”——明知道要被宰杀,但从不会试图逃出去;明知道权贵阶层的压迫,却只是沉默,然后把这种压迫一层层传递下去。

被虐千百遍,却形成了一种奇怪的顺从。每个穷人都被长期灌输一种“服务意识”,即我的出生,就是为了当好一个仆人。拿着微薄的薪水,换取一点温饱。

在翻身难如登天的环境里,认命是大多数穷人的选择。

刚成年时的巴拉姆还没来得及思考如何逃出鸡笼的问题,但他已经有了清晰的意识,至少要逃离家里对自己的掌控。不然就会过上哥哥的人生,被奶奶逼迫娶个媳妇,接着给她生劳动力。这算是他的第一次觉醒

当然,他当时依然思维很局限,给有钱人当仆人,有个稳定的工作,就可以过得很不错。

为了给村里地主的儿子当司机,巴拉姆简直用浑身解数在吹彩虹屁↓↓

虽然他顺利拿下了职位,可以穿着制服出入有钱人的家里。但他不过是从一个鸡笼,到了另一个鸡笼。

他第一次知道,仆人也分三六九等,而自己是最低等的那一个,住的是蟑螂满地爬的地下室,动不动就要被打骂。回想韩国拍的《寄生虫》里还有主人不在,仆人享受豪宅的时刻,巴拉姆却只能观望。

每个月收入低到连有钱人家的一瓶空气清新剂都买不起,而且大部分工资还要上交给奶奶。工作大半年,巴拉姆的存款只有几十块。

而且自从踏入有钱人家的第一刻起,包括自己在内的全家人都受到地主的严密控制,稍有不慎即全家丧命。

在压抑环境里,巴拉姆也曾得到过一丝希望。他服务的地主儿子阿肖克是美国海归,也娶了一个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印度裔老婆。

两个人在巴拉姆面前表现出尊重自由、平等的新思维,也鼓励巴拉姆不要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应该完成学业,去看看更多人生可能。

在两位主人的影响下,巴拉姆实现了第二次觉醒,他感到自己过去都活得像个牲口,甚至没人教过他人应该是要刷牙的。从此他决定,即使穷,也要活得体面。

阿肖克表现出的亲切令巴拉姆感到安心。和主人如此平等地坐在一起对话,令巴拉姆觉得他们确实可以成为朋友。这也让他下定决心要对主人忠心耿耿。

但事实很快证明,这是一种错觉。

某个夜晚,阿肖克和妻子平姬酒后驾车肇事逃逸。不知所措的他们听从了家里人的安排,让巴拉姆签下认罪书。

在利益面前,所谓的自由平等不过是一种虚幻。巴拉姆绝望地看向他的“朋友”,阿肖克却一言未发。

巴拉姆签下认罪书,在权贵主人的运作下免于罪责。他以为自己立了大功,但主人对他用完即弃。在这之后阿肖克也对他产生了戒心,开始物色新司机。

这件事,让巴拉姆彻底觉醒。他看透了在鸡笼里生活的本质——听话是没有用的,最终的命运就是走向任人宰割。

巴拉姆决心成为“白虎”,一种在孟加拉虎里十分珍稀的品种,一代里就出一只,放到人类世界里就是“人中龙凤”。

他的逆袭过程是怎样的呢?以残忍的方式杀人夺财,从主人手里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影片在故事上的遗憾是,他创业的过程反而拍得很短,只是贿赂了警察给自己开后门,在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开了家出租车公司,然后飞黄腾达。这个成功的过程看起来过于神奇。

如此急切想让主角逆袭,影片是想表达一种暗黑的观点:穷人要想爬到顶层,要么犯罪,要么从政。

从这个观点来看,这个故事与韩国的《寄生虫》有相同也有不同。《寄生虫》里的穷人也在被逼迫到绝望后以极端手段奋起反抗,但目的是想引发思考:社会究竟是怎么了?要把人推向这样的境地?

《白虎》的反思成分少了很多,巴拉姆享受于这种不正当的成功,而且认为是上位的必要手段。

这或许是种现实,但我们该不该认为这是穷途末路下的唯一选择呢?

再联想一下,巴拉姆觉得自己这样的人就代表着“印度的未来”,也是非常自黑了。这是暗讽印度就靠着黑色手段往前走的意思?

除了拍穷人靠杀人抢劫逆袭,这部电影最大的话题还有拍出了“穷人心态”

首先是穷让人短视。巴拉姆这样的人,一出生就只作为工具而存在。小时候他本来有机会得到资助去好一点的城市读书,但被奶奶扣留,逼着去茶店里打工赚钱。

长大了想学开车当司机,依然不被允许。巴拉姆许诺会把工资上缴让奶奶成为“富婆”,才得到学费。

穷也让人不择手段。为了上位,巴拉姆也出卖同伴。更大的不择手段,就是故事的主线,杀人抢劫。

穷人对富人也有着很复杂的心态。和阿肖克一起工作后,虽然被允许坐沙发上,他仍然自觉坐地上。阿肖克表示不用司机帮忙开门,巴拉姆依然要献殷勤。

但当阿肖克喝醉的时候,巴拉姆又忍不住趁机抽了他一耳光。

穷人对有钱人心态上的纠结,就是既爱也恨。得依靠他们来生活,又恨明明朝夕相处,却永远处于两个世界。

《大佛普拉斯》的名台词是“有钱人的世界都是彩色的”,巴拉姆则告诉我们,穷人的世界又冷又暗,有钱人的世界温暖明亮。辛苦一辈子攒点钱可能就是为了买个棚屋养老。转换下角度,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何尝不是辛苦一生买个小房子然后养老......

当然,富人也有自己的虚伪。年轻的主人阿肖克和妻子深受美国价值观的感染,觉得人应该平等自由。

但回到印度后,立刻屈从于他们本来看不上的价值观。阿肖克就听从家里人的安排,到处行贿以保护家里的产业正常运转。

在这个体系里,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所以又何必去坚持所谓的原则?

这不仅仅是自黑了,更是对所谓“美国精神”的嘲讽。平等自由,只是一句口号。只要有资格加入游戏,甚至有资格制定游戏规则,任何原则都可以让位。

某种程度上,巴拉姆倒还保留着一点点善意。发迹之后公司里的司机出车祸,他会出于人道主义给一点慰问,不像压迫他的资本家一样逃避责任。司机在他这里,至少不是地位低下的仆人。

最后不得不说,同样拍穷人的故事,从韩国到印度,都给出了各自的精彩。把沉重的社会议题和商业元素结合在一起,许多黑色幽默达到了很强的讽刺效果。

片中经常把巴拉姆的脑洞直接拍出来,明明心里充满仇恨、得意、恐惧,表面上却波澜不惊,这样形成鲜明对比的表现形式也很喜感。

影片的易看性还在于,节奏非常明快,一个小事件接另一个小事件,每次都能带来新的冲突或者情绪迸发,让人不由自主想要看下去。

印度电影中常见的歌舞片段,在这里也完全没有。印度音乐只是作为烘托巴拉姆心情的点缀,在他兴奋的时候响起。

以清奇的脑洞切入,用快速的节奏、直接的镜头语言、幽默的桥段来拍现实,能让更多的观众接受并产生自我代入感。

反观国产电影中的穷人好像都逐渐走向了文艺式抑郁。创作者尤其年轻导演们仿佛都把“逼格”二字深植心中,不管镜头里是多“脏乱差”的“接地气”场景,讲着多么底层人的命运挣扎,最后呈现出来大多是“意识流”般的不明所以。

此时又不得不再次怀念起十多年前宁浩的“疯狂系列”黑色喜剧,那些粗粝生猛又幽默的桥段,总能让人感受到生活气息,所有的破旧都十分亲切。

敢于自嘲,满嘴“粗鄙之语”,才是我们更熟悉的草根状态。

可惜现在,这样的底层国产片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能像《我不是药神》般堂堂正正地用专业商业片手法反映现实,已经成为稀缺的追捧对象。

中国的底层现实,更多只存在于人们每天低头刷刷刷的小视频里。

而如《白虎》这样的小商业片,反倒让人觉得有一些共鸣点。它们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直面最原生态的部分,调侃当中有令人熟悉的辛酸。

期待有朝一日,我们也能回归产出这样接地气的“踏实”小片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