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旧书店复活,不做网红咖啡,白开水免费

2022-08-17 星期三
上海的文化传奇
复旦旧书店复活了
没有任何网红元素
却大受年轻人欢迎


“‘跟以前还差不多’,其实我最乐意听的就是这句。”

看着在新址“复活”的复旦旧书店,老板张强这样说道。

在上海,但凡是喜欢读书的人,几乎都知道复旦旧书店,无数人在这里淘到过宝贝,度过自己的学生时代。

前不久新店开张,外滩君在一个工作日前去,中午室外40℃高温,屋内空调凉爽适当,顾客仍络绎不绝。


张强自己在柜台里坐镇,有客人端着厚厚一摞书来结账,他扫了一眼,用不着计算器,“80拿走”。

客人惊呼:“噶便宜?”张强点头笑笑,不多说话。

张强今年45岁,皮肤黝黑,留着干练的平头。过去22年里,他和妻子撑起了这片精神高地,成了上海东北角高校间口口相传的传奇人物。

张强

近两年,我们见到了许多无奈停业的书店,从鲸字号书店、孤岛书店这些小而美的独立书店,到网红书连锁店言几又,实体书店如何生存是个大问题。

复旦旧书店也曾遇到类似的困境。

去年年底,政肃路的老店因社区改造关门,大家都担心这家开了22年的旧书店就此告别,唏嘘不已。复旦许多教授都四处联系,帮张强想办法。

好在几个月后,张强终于觅到了新店面。8月6日,复旦旧书店在伟德路88号重新开张。


在这180平米的小天地内,藏着3万册旧书,相比老店更宽敞、舒适。

这里没有人拿书摆拍打卡,不提供网红咖啡,也没有周边贩卖。

但你花10元就可能淘到一本好书,可以在书架前安心地坐一下午,享受自由淘书的乐趣。

01
网红大学路的文化新地标

复旦旧书店的新址在伟德路最靠里的一端,从热闹的大学路拐进去,远远就能看到敞亮的店面,是一片闹中取静的角落。


一进门,闻到了一阵旧书店独有的书香。硕大的空间分为上下两层,目之所及都是书,虽都是旧书,但杂而不乱。


拾级而上,两楼半位置藏着一处展示空间,从民国的刊物到1949年9月的解放日报,最古老的书竟可溯至乾隆年间。



墙上则挂着复旦大学张伟然教授题写的“有福读书”。


从20多年前开始,这家旧书店的定位就在“学术”——它的主要受众就来自于复旦的老师和学子,名声逐渐辐射到上海东北角的多所高校。

最后整个上海的爱书人都知道,复旦正门不远有这样一家“宝藏书店”,这里成了品质藏书的流通中枢。



即便你不是追求学术而来,也能在这里找到不少好东西,有些甚至会勾起你的儿时记忆。




“前两天来了一对父子,爸爸看上去比我大几岁,儿子估计20来岁,一下子买了3000多块钱,好大一堆书,都是艺术类的。”

张强回忆道,那对父子就是专门等着自己这家店开门,“那些书如果到卖新书的店去买,一万块钱都搞不定。”

02
“我是沾了文化的光”

张强从小就爱书成痴,对有文字、能阅读的东西都爱不释手。

初中时,他偶然瞥见校长桌子上码了一排《半月谈》,心痒难耐,每次偷偷抽走一本回去换着看。“那个校长估计没看过几页,我反正都看过了。”

90年代末,张强从盐城老家来上海讨生活,依然是书不离手。


1999年的一个傍晚,他来到复旦图书馆门口,打开肩上蛇皮袋摆出一地旧书。

一年后,他在政肃路觅到一个门面,距离复旦正门300米。虽然在闹哄哄的菜场楼上,但书一装满,文化氛围立马就起来了,从前书摊的老顾客蜂拥而至。


旧书店一开就是20多年,周振鹤、张伟然、陈尚君等复旦教授早就是此地的常客。

“很多学术界的大咖,对于那些富豪大老板可能都不会正眼看的,却对我格外尊重,甚至称我张强兄。”

他说,自己这是沾了文化的光。


“外人看起来好像是脏兮兮的,又破又旧,但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的沉淀。” 他很享受在旧书堆中徜徉的感觉。

“这些旧书都是从老百姓家里来的,它就是这座城市最直观的文化底蕴。”

03
“书店装修我们不会投诉的”

去年年底,政肃路的老店无奈关张,张强一天能接到二三十个电话,都是吃了闭门羹的客人来问:“店怎么关了?”

店铺虽然停了,张强收书的业务没停,孔夫子上的网店也在持续经营着,心里却总是不得劲,那种能和读者像朋友一样面对面交流的感受,太珍贵了。

好在几个月后,经过多方帮助,伟德路这边有业主主动联系上了他,张强来看了之后也对新址颇为满意,一拍即合。


新店的使用面积楼上楼下加起来接近180平方米,比老店宽敞了许多,张强算了一下,整个店如果放满能摆下5万册书,目前刚开始运作还只有3万多册。

“和老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书架间的距离更宽了,原来书架之间只能一个人侧身过,现在两个人擦肩而过都没问题。”


楼梯木扶手是老店的标志,这次也在新店保留了下来,装修时张强为此费了不少功夫。

“师傅按照标准尺寸装了一圈扶手了,我来一看说不行,这个间隙太大,只能返工。因为我们这里小朋友多,至少要保证5岁小孩的头穿不过去,要不然会有危险。”


来之前,他听闻前后的几家店铺,在装修时都曾被楼上住户投诉过,于是格外小心。

装修开始没多久,楼上的邻居就主动找到了他。没想到对方竟然说,你们大可放心动工,“书店这样的文化场所,我们欢迎。”

张强设想过,要不要赶个时髦,在新店里装上咖啡机,每杯卖卖成本价,后来还是作罢,装上热水壶,给读者免费接白水喝。


他有着几方面考量,一是觉得不能让书之外的消费成为书店主要的利润来源,这样书反而成了附庸。

二是这条街里里外外还有好多咖啡店,自己如果真的卖5块钱一杯的咖啡,会干扰别家生意。

“门口如果真的搞个咖啡机,别人窗户外面看进来,好像和那些网红店长得一样,我觉得这挺怪的。”

04
书不分类,淘书有乐趣

对于“网红书店”这个说法,张强其实并不反感。从20年前开始,复旦旧书店的客源就是靠着口口相传。

他说,在上海现在有着十几家和他做着类似业务的旧书店,大家活得都不容易。做书店发不了财,甚至要亏钱倒贴,但很多人仍然像他一样在坚持着。

“平时你们在网上看到的那些网红书店,哪怕它是靠卖咖啡或者衍生品的,只要里面有几本书,能对文化有所贡献,那就不是坏事。”


让人意外的是,媒体和网络的报道,还让复旦旧书店迎来了更多的老年读者,许多人看到报道,主动照过来问张强收不收书,他们的藏书里多得是宝藏。

张强非常乐于客人把书店当成图书馆,书架前见缝插针地放上了各种样式的座位,顾客在书架里翻到了心仪的书,随时可以坐下深读一番。

所以,他也沿袭了老店“不分类”的传统,除了把儿童书籍、外语书籍辟出之外,其他大多数旧书都杂居在各个书架上。


“现在的人比较浮躁,总是想快速达到目的,马上能找到想要的,忘记了发掘、寻找的乐趣。”张强说。

“当你到这里来,会全身心仔细投入到去淘书的过程中,沉下心来找自己想要的书,或者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别的惊喜,这是个很美妙的过程。”

张强坐在门口,指了指斜对过的幼儿园——这也是他当初决定把新店开在这里的原因之一,“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老顾客中,很多家长都乐意带孩子来,因为在这里孩子能够沉下心看书,而不是跟着那些碎片化的短视频,思想来回跳跃。

8月上旬开门迎客之后,张强发现,许多生面孔循着网上公众号的文章来到这里,来的年轻人相比老店更多了,这让他特别开心。

“对于知识的渴望还是存在的,至少还有那么一部分人,希望我们这样纯粹的书店能够活着,我很欣慰。”

“大家还是爱文化的”,说到这里,张强笑得格外灿烂。


文、摄/Cardi C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 THE END -





点击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