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艺术家孙师的锋利人生

2022-06-24 星期五

——我们平常去修鞋理发配钥匙修伞的第一句话


我们把它做成了系列

旨在记录一个指尖上的成都





孙师坐在他自己设计的水磨机前,目光灼灼,他捏着水管,先打湿刀刃,再把刀以15度角贴在飞速旋转的磨刀石上,霍霍地磨一阵,刀刃浮现出泠冽清光,磨完一把,又拎一把继续磨。



所有粗磨结束,他关掉机器,桌上依次排开目数更细的磨刀石,前后推刀,刃上纹理渐渐统一方向,如天上的丝丝薄云,这一步叫精磨



孙师起身,走到抛光机前,坐在更矮的一盏凳子上,打开台灯,磨轮飞转,发出滋滋噪音,刀身上的陈年老垢应声消失。“这不是好刀,”孙师说,“我必须讲清楚,这是我的职业道德。”


顾客骑哈雷摩托专程赶来,乖巧地坐在一边:“我就是用习惯了。”



抛光之后,孙师拿来一张废传单,只是刚刚接触,纸面就被划成两半。



孙师满意,他又抽出几张传单,开始打包。四把刀交叠放置,刀刃套上他自己找厂家定制的胶皮,再叠上传单纸,仔细包好,像包一份礼物



他装进自己设计的磨刀袋子,磨四把刀,一把十块。哈雷大哥愣在一边:“这过程太隆重了,就像我吃碗面,你又是给我按摩,又是给我理发,又是给我泡脚,我有超值的感觉。”



正型、粗磨、细磨、抛光、打包……孙师磨刀和我们平时遇到的师傅截然不同,这不是一架磨刀石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在孙师这里,磨刀是一项严谨的工程



孙师从何而来,又为何走上磨刀之路,他讲给我的故事比电影精彩。五十岁的人,带着满身故事,飘萍浪迹,最后开了个磨刀店,谁又能想到呢。





孙师是简阳人,和海底捞老板张勇住在同一个大院,父母是一个车间的工人,负责热处理,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从小,孙师就在细致活儿的氛围里长大。


初二,孙师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百米成绩11秒2;到了高中,孙师又爱上踢球,当上简阳市体协足球队队长,风光无限。



可惜那时候成都还没有举办足球职业联赛,“说起来好笑,我们为了赢几瓶矿泉水去踢比赛。”1991 年,孙师在济南入伍,学了枪械修理,从小严谨的他闭眼装枪,分毫不差。



三年之后退伍,他拿着退伍金,和朋友在岳池开了家当时最潮的行当,KTV。“每天分到七八百。”做了十一个月,有人意外受伤,不得不关门告终,孙师回到简阳,去车厂学修车。


考级拿证,学了四年,依然是严谨的工作,只是到后来,修车就不叫修车了,“纯粹叫换配件。”四年技术白学,不过固定了他此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十岁那年,他感情受挫,决定出去看看,转了个很大的行,在远洋渔船上做厨师



他跑遍了太平洋印度洋,最长时间18个月没踏上岸,身边除了机器就是鱼,他的心也变得平静。“在一望无际的大洋上,2000吨位的渔船跟一片纸一样,何况是人。”


在索马里,他遇到过四次海盗,“一片海域突然闯来一艘小船,速度很快,呼叫也不回答,船长直接就跑,最终和海盗擦身而过,相当惊险。”在斯里兰卡港口,他碰到过做慈善事业的钟楚红,保安人前呼后,他在夹缝里目睹到她的芳容。



三年出海结束,孙师来到深圳虎门,做了份平静的工作,在服装基地流水线上安装纽扣,一天上8小时班,站立7小时,不辛苦,但枯燥。


有一天,他和几个朋友聊天,朋友说磨剪刀很有市场,这句话无意间触动了孙师。深圳有2000家服装厂,每家每个案台都有一把剪刀,需求量很大,但相比之下,专业磨刀的匠人很少,都是那些老人在做,磨得不好。


孙师心想:“我原来修车修枪的,磨剪刀还不是小菜一碟。”2006年,他离开服装流水线,开启了16年磨刀的生涯。






最早只是磨剪刀,孙师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人,每人投了几千块钱,研发机器钻研技术,走入这行才发现,处处都是弯路。


没有师傅带,他就加入各种名字差不多是“磨刀不误砍柴功”一类的QQ群,他把剪刀拆开又拼上,终于理解了剪刀的结构。“锋利的剪刀不是磨出来的,而是调出来的。



在孙师从事修车行业那几年,有位修发动机的老师傅带他入门,师傅退休的时候,送给他两个字,孙师说这两个字他一辈子都不会忘。


间隙。修车不是修零件,而是调理螺丝间隙、气门间隙、弹簧钢板和轮胎间隙……系统组装在一起,拥有合理的间隙,便能协调运转。


修剪刀亦是如此。如果没有仔细观察过,绝不会发现,剪刀的两刃之间,并不合拢,而是有一条间隙,剪东西只有一点相交,所以又灵活又锋利。不会修剪刀的,把刀口磨利,把两刃砸实,结果是根本剪不动。



孙师拟定修剪刀的详细步骤,整形、抛光、修理,测试、打包、上油、封存。他把塑料箱改造成放剪刀的容器,孔里放上海绵,剪刀按顺序插在里面,螺丝放在对应的盖子里,不会丢失,不会出错。



修好之后,每把剪刀要涂满防腐油,用保鲜膜层层裹好,不打开的话,十年也不会生锈。他要求整个团队每人每步必须按照这些标准进行,就和他修车的严谨步骤一样。


时到如今,他磨刀依然遵从着当时的标准。



他把生意安排得井井有序,有一批人专门在车间厂送剪刀,有一批人专门在店里磨剪刀,很快,孙师就在虎门混出了名堂,客户问他为什么你的认可度这么高,标准、专业,这就是原因。





一年之后,成员各自志向不同,最后分道扬镳,孙师来到成都,他想在服装厂旁边重新开业,战友推荐他来双流,这里是亚洲最高端的女鞋之都,需求量更大,于是孙师兜兜转转来到双流


如何抢下已经固定的磨刀市场,孙师脑子灵光,他对厂家老板说,自己提供一次免费磨刀服务,一次过后,别人看到他的厉害,孙师生意逐渐红火起来。



他不仅磨剪刀,还跟剪刀厂谈合作,提供租剪刀,以旧换新服务,把多方利益盘活。后来他又参考市场,开始多元化经营,磨起了菜刀。


像研究剪刀一样,孙师把菜刀研究透了,他总结出来两个字——线条



每把菜刀都有一条与之相匹配的弧度线,用途不同,线条不同。厨师刀是一根直线,家用刀要磨成鱼肚皮,切菜要15度角,切下去菜会往正面倒,日料刀是单刃,刃侧往内压,以此隔绝空气,不粘刀。


刀具的钢材,手柄,左手还是右手,切鱼还是切菜,使用时往前推还是往后拉,都对应着不同的线条,不同的磨法,每个细节都可以讲很久,这些是孙师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技术,带一点艺术。



一把顺畅的刀是怎样的切割感,很少有人真正体验过。孙师说,他这些年遇到最普遍也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每天用刀做饭的人,没有一把好刀;而拥有一把好刀的人,从来不用它做饭。


原因之一是人变懒了,没人会花二十分钟认真研磨一把刀,原因之二是人浮躁了,认为磨刀浪费了自己砍柴的功夫,这些原因都对,但孙师觉得不止如此。



他思考,发现磨刀行业最大的痛处是:刀具限制太多,居民没办法方便地把刀带出门,找到像他一样专业的磨刀匠人,那些磨刀匠人只能通过走街串巷的方式寻找顾客,双方效率都很低。


于是,他又开始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020年,小孩读小学,他放弃工厂旁边红火的生意,把店铺搬到离家更近的簇桥。他坚信,有些事情比生意重要,比如陪孩子。“孩子长到五年级,她就有自己的朋友圈,必然会慢慢离开你,所以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这几年,不能错过。”


闲下来之后,他一边陪孩子,一边开始筹备他的《商业计划书》,写了一千多个字。



首先要推广专业的磨刀技术,在他店铺入口有一张六国语言翻译的“欢迎光临这不是玩笑,是他的野心。



他在店里设置了体验区,准备了盛放蔬菜肉类的冰箱,目的是想让顾客现场体验好刀的切割感。他还设计了一面满是菜刀的背景墙,想通过直播平台宣传专业的磨刀,在头顶特地安装了射灯。



下一步,他的计划是对接已经成熟的物联网平台,顾客不需要跑,在手机上下单,有人取,有人送。他找了成都美团优选、拼多多、淘菜菜、兴盛优选……把他的商业计划书投到每一个区域主管的邮箱,虽然知道这些区域主管其实做不了主。


孙师告诉他们:“全国有那么多家庭,有那么多以磨刀为生的匠人,只是他从来都没规模化,你只需要上线一个服务,就打通了一个完全空白的市场。”


顾客快递给孙师磨刀的包装


打通菜刀市场,也打通了菜板市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如胶似漆,一个合适的菜板决定了一把菜刀的耗损速度,缺一不可。


“这个市场大得超出你的认知,它的复购率,粘合度,会带给平台巨大流量,做大做好了,可以像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一样,做到上市。”孙师很有信心。



投资方陆续找上门来,约他吃饭喝酒,聊下一步的计划,有人甚至说愿意为他投资三千万。孙师告诉我,这几天,他打算重新写一份商业计划书,等钱到位,一切就离成功不远了。


有人劝他说,以你的手艺可以卖得很贵啊,像日本那些匠人一样,动辄上万身价,挣刀具圈子里资深玩票的生意。孙师说不,因为那太小众,太装了,他想解决这个行业面临的问题,普通的磨刀匠人,为什么不可以赚钱呢?






孙师店名叫“刃道”,他解释说,“刃,又代表人,道,又代表刀”。“刃道”里有做人的道理。表面上,他磨一把刀定价十块,与世无争,更深处,他有一颗热诚的,想挽救整个磨刀行业的心。



从事这一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耐得住这颗心,每个来找他拜师的徒弟,他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根鱼竿,你会钓到鱼吗?”


我不知道孙师心里的标准答案是什么,他说,你有可能不会钓到鱼。目前看来,磨刀不会大富大贵,它只能让人生存下去,不过磨刀和那些没办法谋生的手工艺行业也不一样,磨刀是刚需,有巨大的潜力,这是行业的希望。


全国的磨刀行业都在等一个人把这份希望点亮,孙师说,他会做到成功的那一天。




今日编辑 | 赫赫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大C


落日




@暖夫夫


晚霞




@61


城市画板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