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城市滤镜最重的地方找到了

2021-10-25 星期一
《诺丁山》剧照

每个旅游城市都有的商业小吃街,我一直怀疑那是时间黑洞。


无论周围的高楼和广告牌如何变换,摊主们依然数十年如一日地卖着爆浆鸡排、油炸臭豆腐和轰炸大鱿鱼。


不过年轻人早已对这个被封印的角落失去了兴趣。


他们的灵魂找到了新的栖息地——市集。


别误会,我说的不是常见于农村的赶大集,可售商品以农作物和三无服装为主。



虽然热闹接地气,但到底失于意境,只属于乡村爱情和土味短剧。


想要俘获当代年轻人心灵的,得是下面这种市集:


乍一看复古莫兰迪,再一看清新森系,婚礼上的布景都没它好看。


@NYY


这种市集又名“创意市集”或“文艺市集”,通常开在城市里。

售卖各种原创设计的手工作品和收藏品,比如水彩画、小摆件、明信片什么的。


我第一次见识类似的场面,还要追溯到四、五年前。


在挤满自行车、旧家具的狭窄胡同里,转个弯就有彩色气球和尖顶帐篷映入眼帘。


怎么说呢?就仿佛瞬间穿越到花团锦簇的《诺丁山》片场,年轻版的休·格兰特向我大步走来。



哦,那不是休·格兰特,而是某个打扮时髦、笑容暖心的手工制品摊主。


当时我刚刚来到北京没多久,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土人。


立刻就被俘获了:“这些摊主看起来根本不缺钱,摆摊只是为了梦想。”


没想到几年过去,这种大城市专属浪漫已经变成了批量生产。


就连我老家那个东北十八线小镇,都搞了复古主题的创意集市,听说还卖用搪瓷缸子装的麻辣烫。


类似这种。图源@金灿灿

文艺市集与传统摆摊最大的区别,在于别具一格的布景。


最好让人第一眼看过去,都不知道你要卖什么。


有的极尽精致——就算只是10块钱一对的廉价耳饰,也要搞出唐顿庄园里贵族卧室的气势。


圆桌铺上蕾丝布料,错落有致的金属托盘、彩绘风景画,再点缀些龟背竹、琴叶榕等中产特色植物。


@吃吃吃的QX

也有“赤贫风”,在水泥墙上用老式印刷体写“再就业市场”。

还有谁能抵挡这浪漫,在繁华的都市里假装拾荒。

@Angelynn


无论卖的是衣服、首饰还是食物,好看都是第一位的。


外表像块干木头的火腿,挂在市场肉铺里就是土里土气的地方特产。


升咖的唯一方式是把它放在定制的金属支架上,让末端的骨头以45°角仰望天空。


@一包小林食

背景搭配一个日式极简风再合适不过了,我愿命名为“匠人精神·猪行走的艺术”。

淘汰下来的灰色床单,邻居不要的晾衣架,都可以作为装饰的一部分;

只要灯光一打——这哪儿是地摊啊,这明明是舞台剧的布景现场。

@牛奶姐姐

你总会在文艺市集上发现大量无意义的东西。

如果有人问“无用美学”起源于何处,请毫不犹豫地回答这里。

就比如下面这个摊位,横看竖看都很美,唯一的小缺陷是你不知道它在卖什么。


看似是个花店,但收费表上的单位却赫然写着“元/小时”——没想到,人类终究还是到了连春天都要付费购买的地步。

不过也有很多无用美学的细节,并不会与金钱挂钩。

它们只是默默待在那里,散发着“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的艺术气息。

周围不仅没有人,就连价格表也没放一个。

就好像摊主单纯是为了炫耀:“你看,我的布景品味有多好。”

@南部小城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都对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卖东西风格大为不解。

后来被某个热爱逛市集的朋友一语道破:无他,氛围感耳。

正像如今大火的“氛围感美女”,论颜值不见得要顶尖,但必须充满故事性。

那些首饰、衣服、工艺品,在网上刷到你都不会看一眼,但被漂漂亮亮放在天鹅绒上、实木桌上,就莫名其妙让人产生了购买欲。

文艺市集一开始出现的时候,还是以模仿欧洲集市为主。

不过随着它下沉到了二三四五线城市后,风格上也渐渐出现了分化。

鄙视链的顶端,是那些自带历史底蕴和独特气质的城市。

都不用费心琢磨,只需抓住一个关键词:复古。

@一粒温

上海有“弄堂集市”,北京有“胡同集市”……

精髓就是搭一个怀旧布景,然后用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东西塞满整个空间。

当然,如果你不是全国知名的网红城市,也不用着急。

只要利用好当地的特色项目,至少也能在“文艺市集大赛”中堪堪拿到第二名。

就比如我那来自景德镇的同事,至今不理解当地的陶溪川集市怎么就变成了“必去打卡景点”:

“手工陶瓷在市内不是到处都有卖吗?说不定还更便宜一些。”

@豆你玩儿

不,从小出生在瓷都的她,是不会懂我们这些外地人的憧憬的。

你看集市旁那个旧窑厂的烟囱,那不是普通的烟囱,它代表着传承千年的手艺人精神。

@长岛冰茶叶蛋啊

说完了这些“天降紫微星”,我们再来说说勤奋派。

虽然没有文艺加成,但依然靠自己的努力,在市集圈杀出一条血路。

俗话说一绿遮百丑(并没有),在公园里挂上灯串和彩旗就能冒充法国小镇。

@TRACY WANG

只要肯努力,市中心的商场天台也照样能给你一片草原。

@郑朝羊

还有一些市集,明明出身江滨却偏偏有个大海的梦想。

没问题,沙坑、躺椅加干草阳伞,微缩夏威夷送给你。

@狂吃的大猫

我真诚建议这些摊主,有这审美水平和行动力,干脆去做婚庆布景算了。


不比在这卖咖啡、项链、毛线杯垫,要来的有前途多了。


如今,就连十八线小城都在努力追赶“文艺市集”的潮流。


有报告显示,去年仅在商场空间里,就举办了超过 1000 场与市集相关的主题活动。


在某书上搜索“市集”,你能发现20多万条笔记。


其中既有包括北上广、杭州成都这些年轻人密度很高的城市也包括很多既非一线,也非旅游景点的小地方。


毕竟初代网红城市必备的小吃街已经落伍了,总得找点新风口。

很多集会组织者会特意设计拍照打卡的布景,方便晒图的手环、公仔,狙击年轻人的意图很是明显。

@我是唛咔呀

不过类似的市集多了,除了同质化外,质量本身也参差不齐。

就像很多网友抱怨的,“兴致勃勃出门去,灰头土脸地回家来”。

第一个槽点,在于收费。

如果你不是市集爱好者,可能会感到惊讶:“进去花钱的机会也需要花钱购买,这是什么逻辑?”

上一个这么干的还是山姆超市,但人家东西确实便宜,选择也是真的多。

相比之下,收费市集就像是开盲盒——在你花上38/68/98元走进去之前,根本不知道值不值。


更尴尬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答案都是否定的。

“大老远跑去一个很火的市集,结果感觉里面的东西都是1688进货来的”。

@super橙子

虽说很多人主要图个热闹,也不一定买什么。

但花了时间精力,有时候还花了门票钱,结果看到“真·批发市场交流会”,总归不是那么愉快。


“文艺市集”原本的概念是为独立设计师提供平台,让他们能够用成本最低的方式售卖自己的原创作品。

在质量比较高的活动中,主办方不仅会筛选商品是否原创,还会筛选摊主的风格。

这很符合我们最初的那种浪漫想象:买主和摊主仅靠眼缘和品味,在你情我愿的购买交易中达成奇妙的联系。

但实际上嘛……可能是现在国内的市集太多,设计师有点不够用了。

当你从朝圣般捧回一个据说是“独一无二的手作茶杯”,结果却在某宝上搜到了一模一样的款。

上面还赫然写着“佛山xx厂制造”。


网上甚至有一系列进货指南,从渠道、定价到话术设计。

“摆摊卖的话多进点小件,价格高于100块的商品不好卖。”
“首饰之类的一定要快速出手,不然可就变颜色了。”


我悟了,我真的悟了。

忽然想起上次在市集上看中过一个木头小人,后来发现整条街有不下5个摊位卖同样的小人。

个个声称是独家设计,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们参加的可能是同一个话术培训班。


对于普通人来说,体验不好大不了不去。


更加怨声载道的,是那些真做设计的卖家。


内心还觉得自己是个艺术家呢,结果莫名其妙变成卖地摊货的:

“我勾的毛线作品,很多人上来就照着三分之一的价格砍,还说批发市场有的是。”

东西卖不动,给主办方的摊位费还得照交。


本以为文艺市集上都是热情又奔放的自由职业者,没想到大家都是金钱的奴隶。


想象中的摆摊生活——工作日不用上班,坐在舒服的椅子上晒太阳,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有缘人。


真实的市集摊主——下雨要打伞天热要遮阳,辛苦两天收入为0,摊位费纯赔300块。


不过再怎么抱怨踩雷,下次有类似市集出现,大家依然会蠢蠢欲动。


正像一位网友所说:“工作日天天加班到深夜,周末实在支撑不了太激烈的活动。”


而文艺集市就像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休闲项目。


一个无需旅途奔波的景点,里面有吃有喝有得逛,还有现成的拍照布景用来发朋友圈。



对于城市来说,能多几个这样的活动也是好事。


摊位再怎么被吐槽“批发市场进货”,你至少也能从中找到一个看起来还算精致的角落。


经过精心构图、调色之后,多少能在社交网络上刷刷存在感。


反正总比只有轰炸大鱿鱼强吧。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求求主办方上点心吧↓↓↓
原文地址:点击